第79屆威尼斯影展得獎名單11日揭曉,-3Mk+o3Ad(5*XU4n)nJw)2K7BJjTNKDTy8IVZMIBGqGCVx9q(i53歲的奧斯卡影后凱特‧布蘭琪以陶德‧菲爾德 (Todd Field)的作品《塔爾》(Tár,暫譯)首席指揮家一角,二度榮獲影后寶座,成為影史第四位達成如此成就的女演員。
布蘭琪上一次得獎是2007年hVx58(3yvkc3G-6N4jjE%r#PUSOVLHX(NJ1bBlo07yOx1*LYS6的《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她被看好問鼎2023年奧斯卡金像獎,同時也證明自己是這個世代中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
(延伸閱讀:《《玉面情魔》劇照曝光!《因為愛你》CP凱特布蘭琪與魯妮瑪拉合體粉絲尖叫》)
(圖/Getty Images)
凱特在陶德‧菲爾德 (ToddZPtk#ngIA1u-9whs50!zGUz8%)&SVM!%3&qox+s80RHiat6qi4 Field)執導的《塔爾》(Tár)中,飾演一位受人尊敬且公開出櫃的德國弦樂團首席女性指揮家莉迪亞‧塔爾(Lydia Tár),卻被指控與女同事有不正當的關係,該部電影也涉及到政治敏感和「#MeToo運動」女權議題。
(延伸閱讀:《冏星人自曝兒時曾遭虐待和性侵 揭開傷痛:「這是一份遲到的MeToo自白。」》)
凱特表示,她所詮釋的莉迪亞‧塔爾,並沒有試圖傳遞任何的政治理念。凱特進一步說明,她不認為表演藝術是教育的工具,因為當作品完成後,經過傳播、討論,甚至政治化等種種因素,有人可能感到被冒犯,有些omMpkqC-9$a(kVCrFYzMoeGNmXKnYr-RpyT4Yj%E!ORY((RgaX人則可能被啟發,但這些不是創作者所能控制的結果。
(延伸閱讀:《異性戀演員不能演出同志角色?凱特布蘭琪有不同看法:「演員職責便是說服觀眾!」》)
(圖/Shutterstock)
今年凱特與她7歲的養女伊迪絲(Edith)一起出席威尼斯影展,由於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她穿著一襲路易威登黑色長禮服亮相,藉此悼念英國女王。而凱特發表得獎感言時說:「我要把獎盃當酒杯,灌很多紅酒,我沒在開玩笑。」並謙虛地把獎項獻給全球音%Xo2rb3aGP84Rf#U@@Y((19+f2cy)xJa#PBPhL(1*)p2@!kcmt樂人。
若是凱特成功問鼎2023年奧斯卡,那將會是她第三度榮獲奧斯卡影后頭銜,與傳奇女星凱瑟琳‧赫8&s8Hr=H)fEiDXN$Vqgl07^(IpqaxsrFVBNWboML2G#5S(SJP=本(Katherine Hepburn)的四座奧斯卡小金人只差一座獎盃的距離。不過,凱特表示自己可以肯定沒有人是為了獲獎而演出,演員們只是對於表演充滿熱情而已。
《塔爾》在威尼斯首映會時,獲得全場觀眾長達6分鐘的起立鼓掌,該片由凱特·布蘭琪攜KrFT8F=22!N3nBDd1jJBDCM2yPe6M$$0ztXfRaFkQSqO6tqWCf手《燃燒女子的畫像》諾米·梅蘭特、《時尚惡女:庫伊拉》馬克‧史壯聯合主演,預計10月7日於美國上映。
《Tár》預告
Source:Dailymail
作者: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