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贈書《國王與國王》遭反同人士抗議 部長潘文忠:助理解差異 (圖/博客來) 《國王與國王》是本畫風輕快,且教導孩子理解性向差異的繪本,故事講述皇后為讓王子繼承王位,替他和眾多國家的公主相親,但最後令王子心動的是陪伴公主前來皇宮的公主哥哥! 《國王與國王》被選為此次教育部贈予學童的優良書籍之一,希望藉由生動又幽默的內容,讓孩子們瞭解「愛」的形式不應受性別框架,如此美事卻遭反同團體如全民拔菜總部、...
Juju繩縛沙龍 ~ Juju rope salon [english below] 繩縛沙龍是個大家可以自由練習、交流繩縛的空間。 時間:每週日下午5點45到9點45 (由於租用場地的時間管理問題,繩會時間將改為 5:45pm 到 9:45pm. 如有不便請見諒!謝謝您!) 費用: 一般: 200元 學生: 150元 地點: 臺北市萬華區武昌街二段91巷10號 (門口在漢口街二段90巷8弄)...
2018 月末週六夜,雙雙開房間 我們不同、非異,而我們確實存在。 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六,Bi the Way邀請大家, 讓我們相聚自己的房間—— 聊你想聊,分享你想分享, 可以高談闊論,也能靜靜傾聽。 又或者,只是想要有個地方,可以輕鬆作自己。 來杯茶、喝杯酒,跟大家在一起。 請記得:這裡有個位子等著你。 如果你有喜歡而想分享的事物,如:書、漫畫或是桌遊…等, 也歡迎帶來現場,...
2/25雙聚相約在桃園 2/25星期日,Bi the Way‧拜坊又要在桃園舉辦雙聚囉! 春節剛過的週末,有什麼新年希望或者舊日苦水,都歡迎你來抒發! 無論你是雙性戀、或覺得自己不屬於同/異性戀、 或者自認情欲對象不限於單一性別, 又或者只是對這些議題友善有興趣的朋友, 都歡迎一起來聊聊天。 可以帶著自己想討論、想問的問題來彼此交流、互相認識。 大家輕鬆閒聊、探討話題、...
2018年熱線同志教育小場研習! 我是教育工作者!我想要舉辦「認識同志講座」!!! 經過十幾年來諸多人們的努力,性別平等教育好不容易在台灣萌芽,為的只是希望學生能開始了解性別歧視與不平等的真實存在,開始真正認識同志與所有性/別弱勢,不再被恐懼謠言與刻板印象所綁架,希望總有一天,社會生存的本質會適合所有人的,不要再有任何學生因為性別、性別認同、性傾向、性別特質而逝去。 可是.....
12/3雙聚相約在桃園 你可曾覺得自己跟同性戀、異性戀都有點不一樣, 但又無人無處可以訴衷腸? 你是否有時感慨同志活動都在三大都會, 在桃園好難認識同類? 12/3星期日,Bi the Way‧拜坊將在桃園舉辦雙聚囉! 無論你是雙性戀、或覺得自己不屬於同/異性戀、 或者自認情欲對象不限於單一性別, 又或者只是對這些議題友善有興趣的朋友, 都歡迎一起來聊聊天。...
2017台中同志大遊行 11月18日,星期六下午13:00! 台中同志遊行即將在台中市民廣場舉行,今年的主題我們訂為 牽伴 | Bonding,「牽伴同行,勇敢啟程」透過遊行活動,讓大眾對於同志、性別弱勢族群的處境有更多的了解,並願意伸出援手,異同打破刻板印象!更希望「牽」起曾經受傷的心,和需要被「認同」的性別少數族群,「陪伴」他們走出歧視的框架!減少遺憾發生。...
異同七夕野餐趣 【8/26 異同七夕野餐趣】 夏天雖炎熱但也充滿熱情 草地上,我們分享食物,追逐嬉戲,擁抱自然 友情、愛情,各種你與我與他的情感在陽光的照耀下盛開 以繽紛多彩點綴青色的綠地。 在今年七夕浪漫的時節裡 讓我們異同享受週末的午後時光 快跟最愛的另一伴、最好的那群朋友大聲的說:「我們野餐吧!」 【活動資訊】 活動日期:106/8/26 (六) 12:...
【2017 建立友善教會論壇─同志亦基督徒】 【2017 建立友善教會論壇─同志亦基督徒】 2017 Building Friendly Churches Forum: Queer as Christian 當2017年5月24日,大法官748號釋憲文指出現行民法未能包括同性伴侶違憲之後,台灣社會在婚姻平權的進程上又往前了一步。 在此同時,教會卻呈現與社會脫節保守反動的景況,...
第三屆abrazo K.彩虹路跑-台中場 活動時間: 2017年12月10日 活動地點: 主會場位於台中公園,路線行經精武路、雙十路一段、自由路二段以及公園路 (台中公園地址:404台中市北區雙十路一段65號) 活動路線:精武路==>雙十路一段==>自由路二段==>公園路==>精武路 活動詳情陸續更新,請持續追蹤網站最新消息
【宜塊】來彩虹園遊會 近期,由於婚姻平權的推動,社會上在性別議題有了許多過去不曾聚焦的討論,但在對話的過程中,各族群間、世代間,亦或是不同信仰間,彼此的對立衝突也跟著加深,相信社會大眾並不樂見如此。 身為台灣人,我們向來以身處在一個多元融合、民主自由的國家為傲,無論是什麼身分、來自哪裡,都能對自己關心的議題暢所欲言,同時也獲得尊重和傾聽,但如今的討論氛圍似乎已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