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主要索引標籤

同志家庭Jason和Daniel│兩個爸爸,一樣的愛

我們告訴他們有些家是有兩個爸爸,有些家是有爸爸媽媽,有的家只有一個爸爸或媽媽。他們就這樣長大跟接收。我們相信以後還會有很多的困難和挑戰,但是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所以就去做吧。 導演的話: Jason&Daniel一家目前住在上海,日前帶了小孩來台灣旅行,我們便藉由這次突如其來的緣分帶大家一起進入他們一家四口的故事。一大清早的拍攝...

多元成家減少台灣人口?這對同志爸爸有了小孩,小孩卻無法入籍台灣

著/ Travis Lin-Wu 我跟的我的伴侶來自台灣的南北兩端,不約而同地同樣有著國外求學的經歷,最後落腳在澳洲。我目前在澳洲政府從事中階主管,我的伴侶則是位醫院及診所服務的醫生。 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到目前大約有十年,就像一般伴侶,我們時有爭執時有歡笑,喜歡出國旅遊,分享夢想以及人生。當我們在一起的第七年,我的伴侶邁向40歲之際,...

致親愛的蔡總統:讓我們談談愛與家庭吧!

2月18日下午,我與其他婚姻平權團體以及同志家庭會面台灣總統蔡英文,進行一場談話。稍早之前的上午,蔡總統已會面過反同婚團體的領導階層,接著輪到我們,為了說服總統加快通過婚姻平權法案的進度,該是我們訴說自己生命故事的時候了。我們一群大約20人,有牧師、同志伴侶、爺爺奶奶、同志孩子的家長,當然也有同志的小孩。 一年過去了,...

「跨·性別―性別與科際整合」第三屆性別人權工作坊

*12.16更新報名截止日期:12/22(四),請有興趣的人儘早把握機會! 想到科技、法律、文學,在腦中浮現的語彙中,包含「性別」嗎? 意識起於跨界思維,性別不只作為社會議題來討論,它存在於每個生活角落。但從鉅觀結構到微觀個人,我們經常忽略不同視角的觀點。 在第三屆性別人權工作坊「跨·性別―性別與科際整合」中,我們將綜合各領域的專業,...

彩虹寶寶的奇幻旅程-單身與同志人工生殖經驗分享

早些年,單身者及同志伴侶借助DIY滴精或從前段婚姻帶著子女進入一段新的伴侶關係(寫於本會2010年出版「當我們同在一家-想生小孩的女同志」)。 這些年多了些選擇,例如到單身、同性伴侶可以合法使用人工生殖的國家,透過醫療,一圓生養的心願。 不過,哪些國家已經合法?如何到一個語言、習慣迥異的國家進行生育計畫? 從規劃到進行人工生殖,懷孕、生產到產後,...

許秀雯│解開歧視結,鋪出成家路

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出身,不同的背景。 可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只關心跟自己完完全全切身相關的事, 終究我們其實會失去共同擁有更好世界的機會, 人們必須學會彼此關心。 早上擔任律師,下班變成伴侶盟執行長,永遠都在高效率工作的許秀雯,講到工作的一切,她卻樂在其中。在訪問過程中,許秀雯講故事非常有誠意、真心,既有幽默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