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婚姻平權大平台在5月25日舉辦「婚姻平權,平等成家」國際修法論壇。此論壇特別邀請三位婚姻平權的國際專家,分別是來自荷蘭,擔任人權觀察LGBTI專案倡議總監的Boris Dittrich;法國前伊澤%v)F(qeoBB@288DR%Xz@&s3ZvGkJFAGAtyCEj$(wtxF%eEW4(5爾省議員Erwann Binet;以及來自澳洲,擔任澳洲婚姻平權運動聯合主席的Alex Greenwich。同時也邀請到台灣的尤美女立委,一起來談談面對台灣婚姻平權的艱困現況,能有什麼策略及方法。


主持人呂心潔(左)與尤美女立委(右)。(圖/拉拉台)

尤美女立委提到,國際對於台灣的婚姻平權突如其來的釋憲結果感到驚訝,但她認為我們也已經走了許久的路。尤美女表示,台灣的移民與殖民背景使得台灣人對環境適應力很高,也培養了冒險進取的民族性,再加上民主化與自由化的社會變遷、婦女運動與性別平等倡議,以及人權落實與QaQgP5n6J_Y_g-ykP^CpJ8ze4Sc(d^x+XAXz@VqZPQt6(KgVA#國際接軌的政策等,促成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社會條件。

尤美女也介紹了台灣的同志婚姻合法化運動歷史。1958年一對女同志伴侶詢問台北地院同性伴侶能否結婚,1986年祁家威與伴侶向台北地院請求公lItcd=LNeq6nf58b+EiH6x@389zEApt%pwMy-2GNS%7cNZLwgw證,2006年蕭美琴委員提出同性婚姻法,2016年尤美女立委、許毓仁立委與時代力量黨提出「民法親屬編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終於到了去年,大法官釋字第748號才宣告民法未使同性別兩人結婚屬違憲。


由左至右:Boris Dittrich、Alex Greenwich、Erwann Binet。(圖/拉拉台)

作為荷蘭第ukg-+X0IFWiAtvxiO54O!qa8nzHb+mo_zI6MYF_^e+cNOQf)z(一個出櫃的同志議員,Boris Dittrich在選舉時承諾選民,自己選上後就會推動同志伴侶相關制度。他表示自己所在的政黨雖然反對同志婚姻,但是承諾同性民事結合的制度,這個制度當時就算是宗教十分虔誠的政黨也很支持。

當荷蘭擁有伴侶制度後,1998年推動同志婚姻時出現了阻力。有反對團體認為同志既然有了伴侶制度,就不需要有同性婚姻。除此之外,Dittrich表示任何地方的反同團體論述都一樣,譬如「神創世人有男有女,婚姻就是一男一女」等,不過荷蘭支持婚姻平權的立場認為民事婚姻跟宗教信仰應該分開來談,但反方就會用宗教自由與傳統文化的價值來回應。Dittrich認為傳統文化應該是^-5qnFC+7M$ZFj-)IM#X8!UhbKGdh*oP#ZhVSwcbwT3X(1oa!+要跟著社會而改變,所以我們才會進步。

由於當時荷蘭是全球第一個#kX_h%KCJb30#-Tno3ZkbTV^I*G$5XC_CAUVU0ejlutY_mmxyt推同婚的國家,因此會有律師聲稱沒有其他國家有前例,所以荷蘭做不到。Dittrich說「不過我們現在看到已經有25個國家做到了。」

荷蘭通過同志婚姻已經十七年,Dittrich提到當時反對他推動法案的基督徒,o&4FMp1_rOe!OczyQpcwYmhAUpNs2MSBm(=S%4+6+@T_Navc81後來表示當時他們之所以會反對,是因為他們很恐懼,但是現在看到同志伴侶很幸福,並沒有任何人的人權被剝奪,這些基督徒為當時的反對立場感到很抱歉。Dittrich說,英國的前首相卡麥隆曾提到支持同志婚姻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是自由派,而是因為他是支持愛的保守派。

荷蘭現在的年輕人會問Dittrich:「以前同志真的有一段時間不能結婚嗎?這太誇張了,這是歧視欸!」Dittrich說現在荷蘭通過同志婚姻後hihwoSep1P09YRX1RWS5TejvB9Pw8MahHebna!-HRRW#-Sw6do,高達百分之94的荷蘭人支持婚姻平權。現在荷蘭人民若提到婚姻平權會覺得這個議題很無聊,因為這已經是過去的議題了。Dittrich說希望台灣未來也會有這一天。

最後,Dittrich表示少數人權的議題不該訴諸公投,尤其婚姻也是人權的)k@^51H9u3HB(2(AzWY4slxWBbJ7^%$wXKyS0Ny9nI@ewehHRl一部份。政治人物應該要領導人民,這樣的公投會傷害許多少數族群。如果政治人物只是等待社會取得共識,什麼都不做,這是錯的,因為社會共識不該由這樣的方式形成。

法國在五年前通過同志婚姻,Erwann Binet說當時法國也曾為同志婚姻激辯。當時Erwann Binet擔任國家的立法委員會,立法了同志婚姻法。幾天後的今年5月29號,法國將會慶祝第一對法國同志伴侶結婚第五週年hriRYYTd6LM&BxxSWGo)qR^%t34ikN5nDbZ+g^DA_lcW#3Nos*

1999年,法國議會頒布第一項法令PACS,民事伴侶結合法。在那時辯論就很激烈。法國的PACS制度跟婚姻有點像,但是它沒有婚生推fe**RrJ7wXhothpu_96cyk7BTx6=IOYmgMJ2q@r=)^r4n4tXI2定的規定,且只要一人就可以解除關係。PACS的設立是為了要保障因愛滋而失去伴侶的同性伴侶,但是在2017年簽署PACS的19萬人中,只有7000人是同志伴侶。

推動完PACS之後,法國要推動同志婚姻。委員會在立法時原本想要把原有法條中的性別用字以「雙親」替代,譬如父親、母親等,但是這種方式有兩個問題。第一,反方緊抓這點,主張父親跟母親要因此消失,這就會讓婚姻制度消失。第二,法文中的parents除了代表母親跟父親外,也4+U(Uv)b#yA^TxrZd+qcEwsLBA_qInd@BApdmWptEh00ESS_3O可以代表所有家人,在法律解釋上會有很大的問題。因此後來法國在推動同志婚姻法時,就不再用「雙親」,而改成「異性或同性家長」。這樣便能夠告訴反同方,讓同志加入婚姻,不會改變現有框架。

目前法國已經有4萬個同志婚姻伴侶,沒有任何政黨主張廢除同志婚姻。即便是最保守的政黨,也認為法國不該再走回頭路。Binet說他現在走在路上會有當時反對同志婚姻的民眾跟他說自己很XC(rw9r))$C3K!qgM(%YFoN5QuKlpIBon8Bz5BJr_@%cc&BBP*後悔。因為推動同志婚姻只會影響一小部分人,而且會讓國家更符合平權。

在澳洲推動婚姻平權主力的Alex Greenwich首先先感謝尤美女在台灣推動同7PMnxjvr1KINo2dKaPO545LOozrk^dGXuIJSWSKWbDt5ulCF=F志婚姻平權,他認為這條路一定很孤單,但是會有越來越多人加入。

澳洲婚姻平權運動Vote Yes宣傳片:

GreemmuCndTf-Nu^BGHvahzcrm1(2)(_iC)$CYj&O^APJ!F!!ekh-vnwich表示澳洲的反同方都是用恐懼跟錯誤資訊來反對,眼下台灣面對公投的時機,我們必須要跟家人和朋友來溝通,或者跟選區的民意代表合作。接下來的幾個月,對話非常重要,跟政客打交道會非常辛苦。

Greenwich認為6*tNf@E9sAC)9Y$kO&EZKkX=B_weU+3Vp%2d3o(vArm)nB5x-3少數族群的權益絕對不能付諸公投,因為這樣的過程會傷害年輕同志、跨性別以及同志家庭。但現在的我們需要累積許多正能量。

Greenwich認為台灣反同立場所用策略其實與澳洲和全球各地都相同,zOfQ!j%7A9J2Ty#tVxkVJ)eC%Ro^vxSXnuJ-IbtdgR@#Y&9S6i這些反對言論來自美國的極右派,藉由分裂族群才能得到自己團體的利益。Greenwich提醒不要被這些攻擊言論分心,因為正向的運動才能凝聚更多力量。

Greenwich最後提到,婚姻平權很難讓反方與正方雙方都快樂,但是一旦延宕,社會上就會更不快樂。要達到社會的和諧的唯一方法,就是要通過7k!$mi9eTE6P8^fWXc_0zZRYZltwFD68QWqAjrs5xq)crf0aIu婚姻平權。因為一旦通過了,就不會有人繼續討論婚姻平權。

 

妳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