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inkNews)
雖然一大票同志電影獲得主流觀眾的喜愛,但仍有漏網之魚,當《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dz6sdKKUn(44VJh5T#4&KIDHMmPzDp15jDzizF&r7K_3_CVl1ylight)、《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與《親愛的初戀》(Love, Simon)在好萊塢大放異彩時,令人不禁意識到:女同志為主題的電影到哪兒去了?
(圖/PinkNews)
根據同志媒體獎「GLAAD」(Gay and Lesbian Alliance Against Defamation)調查,男同志電影佔了市場八成三,而螢幕MS^owJro+%Xrjfc=*j5^KZY$TH9fKwhNqszzTHBYAfx$s7qe)Q上的女同志角色只佔三成五。2017 年的數據顯示,2016 年的賣座電影裡,僅有一成八的比例具有 LGBTQ 角色。
「男同志似乎比女同志更具代表性,雖然我必須說他們的多元樣貌也被限制住,陰柔男性的形象總常出現於螢幕上,尤其多在喜劇中,但整體的刻板印象正日趨改善。」藝術產業平等mCa!QXgy2)lD=2SLO1A@tfnChRY2C8m@xY-Gv1)1BLV8&RFFT^聯盟( Arts Trade Union Equity)發言人道。
(圖/Screen Rant)
但最近的女同志電影《離經叛愛》(Disobedience)是業界的一盞希望,由瑞秋懷茲(Rachel Weisz)與瑞秋‧麥亞當斯(Rachel McAdams)主演,以東正教猶太社區的背景為主,描述兩名女子受宗教阻饒的禁忌之愛,可望能強化女同志於好萊塢的代表性,扭轉比例失衡的影業界3sWqKxIzcwC-yCS^JGoGwCt#uOvMZ1e-yUFMcmjA5)Ou_8Pnhc。
然而,即使談到《離經叛愛》或《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等同志電影,顯而易見的是:沒有一部片的dVD)n6Ai=P2ebj-BZ13hHryEiyBO9HSziJlopm5Q4Rh+H!2VX$主角是由酷兒演員所演出,或可說若有一天,酷兒演員的身影出現在大銀幕上時,好萊塢的影視產業才會真正改變。
《離經叛愛》預告
(延伸閱讀:《雙瑞秋於女同志電影《離經叛愛》忘情激吻!愛上已婚人妻的她該怎麼辦?》)
Source:PinkNews
作者:M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