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台北同志大遊行是LGBTQ的盛會,回顧過往彩虹旗幟飄揚的集會,也許有各方代表因理念不合而起的衝突事件,搶奪了全場焦點,但仍有藏於nbj-UYa-eEHGE9lP#y(ZkKBscAOpGGqZC@TFYAp_3U-6B*8UWK角落的暖心時刻,悄悄發生,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些感動時刻。
一、玫瑰少年葉永鋕媽媽參加遊行演講
「玫瑰少年」一詞出於法國電影《Ma vie en rose》,形容個性陰柔的男子,而來自屏東高樹的小男孩葉永鋕便是一名美麗的玫瑰少年,溫柔的他不與男孩們跑跳,而是成為了他們不願參與的合唱團一員。這朵玫瑰於民國八十九年四月二十日逝去,葉永鋕於課堂間詢問老OTJk*%rgX-1Oezdb*P9RLf_BewAC4v)ntZb-#ZM)b)m1F5!5O9師能否使用廁所,老師答應後,他卻再也沒有回來了。
下課後,同學們發現他倒臥在血泊中,雖然死因經鑑定後,也許是葉永鋕的高度氣管性肺炎而造成反應能力下跌,使他暈倒後撞擊頭顱骨,送醫後不治。但事發起因也與葉永鋕遭同儕欺負有關,他因害怕被男同學們「驗明正身」,只敢於快下課前如廁,或使用女廁QBOmP(^QKLi8Sd1evZ#8fRxh7jx130*%Z6h23mD_ol35Z5W427及教職員廁所,導致事發當時無人即刻發現。
(圖/YouTube)
葉永鋕的母親陳君汝曾現身高雄第一屆同志大遊行,她如平權戰士般與社會奮戰,為了死去的兒子,也為了數以萬計遭受不公的孩子們,企圖轉化部分地區的保守mpMDD5pqGcC2z@j(#67cD%7RXfaSB40uiiu&Q9UUWXB*_F^t%-觀念,繼續爭取多元性別的基本人權。
編按:2010年,葉媽媽、陳君汝女士出席了高雄的同志大遊行。
她說:「孩子們,你們要勇敢,天地創造你們這樣的一個人,一定有一個使命,讓你們去爭取人權,要做自己,不要怕。我感覺我是個鄉下人,要站在這台上,也沒學問也沒什麼,但是我曾經誇過海口:『我救不了我的小孩,我要救跟他一樣的小孩!』所以我今天必須要站出來。rwGZ#HtiQVCSTCwQrpoPr)_tnNYjPCL0$tyB-Gi^-j(U(d%7c@」
二、拉板板友與外婆
許多同志參與遊行的目的在於展露自我,同時也希望得到家人支持。一名拉版版友曾在板上分享,自己和外婆透露將返鄉參與遊行,外婆好奇遊行目的,她坦承後,老人家反鼓勵孫女在活動中找個「老伴」,並答應一同到場oclpUWt3BkUFsWx7(zZvHCQlv@P!cyuFW5juoa2cpM0y%gSI!&支持,親情的可貴表露無遺。
三、為同婚發聲的平權運動者陳嘉君女士
而對於反6hwLagM=RCe22MIL9&nL%qShl099DUCAMCCjWg-ciwQWrApy3@對同志婚姻的人士們,同志遊行是最能博取版面的時刻,藉由媒體與群眾,多以激進式的論點抗議,表達自身立場。不過,仍有和平的溝通場面,網路上流傳著兩位女士於遊行中的一場辯論,反對方從一開始的爭論,至願意聆聽對方支持同婚的想法,使人見到集會的文明面,而這名循循善誘、力挺同婚的女士正好是施明德的妻子——陳嘉君女士。
一起來看對於同婚持正反意見的對話影片:
同志大遊行盛會上,有許多溫暖力量,我們也dE(-g_FC3aJ2_KuvOuL8G&!Xu_I(l(95gz3Yt26w-m(^1RNIyn從中再見人間溫情,一起讓世界見證愛的力量,在它之前,人人平等。
Source:PTT
作者:Moon
(延伸閱讀:《溫馨又感人!細數過去5個國內外同志遊行的感動時刻》)
(延伸閱讀:《最棒的驚喜!她在倫敦同志遊行向警察女友求婚感動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