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Mirror)
能與愛人一同購物該是溫馨的,對於女同志情侶凱(Kai)與法蘭茲(Franz__G21YstxK5#r5++V4^Oapi8v4et2vj0ff457!hph_513tPz(m)卻是件難事,因為住在她們體內的多重人格會相互爭執,希望個人的需求能被滿足,導致她們無法於日常生活中輕易抉擇。
(圖/Mirror)
兩人被診斷為解離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便是俗稱的多重人格,她們相互加總的人格共有四百多位,稱為「交替者(alters)」。無人能預測哪位交替者何時會出現,既有男性,也有女性,年輕與老年者亦存在,甚至有著來自9sqcJQHw24MhbuXuY%We$zT(+#FnzJY)dePEYI@^4_%wvAx$Qu不同國家的口音,每位交替者皆擁有獨自的出生背景。
凱的小孩副人格吵著要吃糖。(圖/Mirror)
法蘭茲安慰著凱的副人格。(圖/Mirror)
紀錄片《我的多重人格與我》(My Multiple Personalities &G!VErym^oEhHKBl_)Az&u!&$W)Q%k9tJnBHWVyyl$F3#b!Vco!amp; Me)中,能見到凱與法蘭茲的人格布萊克(Blake)與葛雷(Grey)一同購物時的景象。「感覺像是與一千人一同逛街。」人格葛雷道。「試著想像外出時,你身旁有一堆人秉持不同意見,喊著對與不對。」
(圖/Mirror)
「我們有清單,但總是無法達成,因為許多人格希望得到全部,我們的能力有限。」人格布萊克道。購物途中,也會出現一些小孩人%ZG+zoR@WX@QRsJi&J)idJ3HNL#GU2P!nt_^xGDdfPTkAotehO格吵著要吃糖。「有人想要櫻桃汽水,查克想要麵條,澤安德想要不健康的食物。」葛雷道。
小孩人格們被稱為「年幼群(Littles)」,誘使法蘭茲的其一人格戴米恩(DamiWXivlofcx4@mfW%%BfCkV3pM)@i9qB=Eq($5a^MCv1cx2)UCGIen)出場,他是系統裡扮演父親角色的男子。
(圖/Mirror)
購物將近尾聲時,法蘭茲與凱已經各自切換人格無數次了,她們的生活是外人無法想像的疲ltqi$MhZmC9Y(cG4@zJLauo#x%dve#kqARE8NQtBkvsa)YU%&U累。這對情侶居住於英國的卡迪夫(Cardiff),於 2011 年在解離症病友的論壇上結識,而後交往,形成一段複雜的多重人格關係。
法蘭茲解釋:「我們承諾身體是忠誠POmIScVwkpvekvxcLvf(!)bDrEeZtp(5mD2y78ylzPI1QYGgE9的——專一制,但每個副人格能擁有各自的關係,不僅是愛情,有親情、友情等等,但的確有些副人格相互喜愛或憎恨。」
(圖/Mirror)
解離症時常被誤認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c),凱道:「有許多人無法理解該症狀,或認為我們是裝的,隨他們怎麼說,我若是假裝的,那也裝太久了。」她們都渴望擁有工作,但卻比登天還難。「我們根本無法工作,去年曾經3A9wJ-ge-IUbJ6NLIP@bj5#IcBmnvuKD*t^&*FrvRgu9w6BGCc當過短暫的服務生,必須牢記餐點、物品位置、食物內容,簡直是場惡夢。」
雖然兩人zF+00McGCMe45&&n08BT=Twq)NouLrRb#_2_=X4@-0Xa1tK2RL各自面臨多位副人格身份,但她們克服天人交戰的困境,以愛情戰勝一切,在四百多位交替者中找到彼此,尋覓平衡且幸福的生活方式。
Source:Mirror
作者:M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