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七夕情人節,是華人傳統中,少數具有浪漫情愛氣息的節日,也是年輕人藉以展現情感的o%pyH85DQlJGICBF1kM%*pA^geSp2KbOTZ4-0mGtPf8-ziy3e4日子。對同志孩子而言,這樣「戀人重逢」的節日,卻諷刺地,將親子關係劃出一道鴻溝,有如銀河相望不及。孩子成長,因為有情愛而入櫃,又因為親愛而出櫃,冀望親子關係的修復乃至於重建,這樣的旅程,可能是許多個七夕也不一定能開花結果的漫漫長路……。

七夕情人節是一個很有趣的節日。屏除這確實是在現代社會中,一個非常資本主義所形塑出的「節日」之外,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其實也是傳統華人文化中一個給予情侶的特別日子。從小每到七夕,我爸媽雖同住一個屋簷下,依然都會互送花束,等孩子長大一些之後,他們也會想辦法共創獨處的時間慶祝。由此可見,對我的父母來說,這個節日有其存98ADW08!*RZsYK^*pck!(8FR%WAm!g=BwgQ60EoYs_fPl4pzmz在的意義與價值,而我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七夕自然也成為一個,在我心中要為心愛的人留下的特別日子。


(圖/visualhunt)

然而,身為一個女同志,感情生活和原生家庭成為生命中井水不犯河水的兩個部分,似乎是無可避免的結果。我從大二堅持從家中搬出到學校附近之後,就一直和女友外宿同住;對家人來說,我是為了求學跟同學、學姊妹一起住在學校附近,但對我來說,是為了當時無法言說的同性戀情存活空間所做的努力,更是為了想要有和女友一起共築的家。雖然十九歲和初戀女友分手時,我就因為不想一次次的欺騙摯愛的家人,所以和媽媽坦承了自己的同志身份,但母親的眼淚和父親的不諒解,讓我們在那之後都絕口不提這件大家都不知道怎麼開口的事情。感情生活,成為我們之間的定時炸彈,不是我說的話讓他們悲傷,就是他們的回應讓我憤怒。於是我成為了一個雙面人,為了維持原生家庭的和平,也為了不Qy_SM%S3mZu7S+7UQNy^KYG2cVjA!6_eeApH$tQvBw+UuBwW$C讓父母傷心,那些感情的喜怒哀樂就停留在家門之外,回到家,我就是他們的女兒。


(圖/visualhunt)

所以,當我一方面窮盡所有氣力來打造自己的同志生活圈,讓自己從高中時代的孤寂感逃離出來,如加入學校的女同志社團、投入熱線當義工、到處演講讓老師學生認識同志、跟一群同志朋友住在一起,打造自己想要的同志家庭等……但另一方面,這些努力卻讓我和父母漸行漸遠,因為我的說不出口,他們更加沒辦法了解我為何如此堅持與投入「fV@B(v_6$o!O35ciXHpc&u$nsWyCPgjPgEuGk3SEqpfrzxtNl7外面的事情」,如此在意和「學妹」、「室友」之間的關係,更沒辦法理解為什麼我在家時話變少了、回答不出來的問題變多了,也漸漸不回家過夜了。回家成為一種必須倉促完成的義務,而當中沒有真心以待。

這樣過了幾年大家心知肚明避而不談的日子,2009年中旬,我因為想多點時間可以陪在久病的妹妹身邊,決定搬至爸媽家所在的社區居住,前提是女友必須與我同住。我到現在依然不知道,父母在當時是怎麼看待這個決定的,但居住距離瞬間縮短的狀況之下,我的感情生活和原生家庭,也因此終止了之前王不見王的狀態,被迫要逐漸走近彼此,尋找合適的位置,學習和對方相處。一開始,爸媽完全不知道怎麼看待我和當時女友的關係,也不知道要把她看作是媳婦或是女婿,見面的時候總是g-#qa8p5LFZ+4DZuVfOKJkd2!Ha^-vEUoFm@KbV&dx60S1IJb5多少瀰漫著一陣陣尷尬;父母也未曾前來我們的住所探訪,彼此都盡量維持在一個安全、卻又好像不那麼舒適的距離。


(圖/visualhunt)

回想當時的許多情景,發現自己依舊充滿著害怕與愧疚,覺得自己的同志身份讓父母失望了,所以很努力地想要呈現自己過得很好,也希望多讓他們看到關係中正面的樣貌,希望可以讓4VLIkEmY=EzyZI2&zDuXDh9%l^Qt6Hz!H$e&vN)Rw@WDLhf+9i父母放心、驕傲。但其實關係裡哪有都是快樂正面的呢?每個人和另一伴相處起來,總需要磨合與調整,爭吵摩擦也時有所見,尤其牽涉到不只是兩個人,而是兩個家庭的事情,更是有許多必須彼此看見和調整的差異;不讓他們看見這些樣貌,不也是另一種的掩飾與不夠坦承面對嗎?但當時對父母的愧疚讓我看不見這些部分,一心只想讓父母和女友都過得開心,卻忘記了好好地靠近彼此才是最重要的核心。

某次接近七夕之時,媽媽突然拿出一張五星級飯店的用餐禮券,問說:「妳們有要過情人節嗎?這給妳們去吃!」看似隨意的一句話,不知道媽媽是花了多久才能說得出口。要一個母親稱呼女兒的同性伴侶從「室友」XEq@A04PCh_RJ4Q^1+ZBLQmrDCt2sS+0B#FeN&o6_P$Q(=*@+2、「朋友」到「女朋友」,是多麼不容易,我花了將近六、七年,流了多少眼淚,才能彼此故作鎮定地走到這裡。那一瞬間我真有種鼻酸的感覺,是那種「終於被看見了!!!!」的激動感,但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如何表達出來,只好淡定地說:「喔,好啊!謝啦~」用假裝輕鬆帶過這件事情;但母親用對待「伴侶」的方式看待我和女友,真讓我覺得,或許這麼多年來,我都小看了母愛的力量。在那之後,我慢慢地練習可以和母親說出「我們去過情人節」、「我們去慶祝週年」之類關於伴侶生活的話,也可以試著分享感情中的酸甜苦辣、高低起伏,讓母親漸漸知道,同志之間的感情生活,其實如同她與父親一樣,有瑣碎的茶米油鹽,但也有甜蜜的知心時刻,更無可避免的也會有傷心難過和不安,這不過就是普世上常見的兩個人之間的事罷了。


呂欣潔(右)和伴侶陳凌(左)。(圖/YouTube)

至今出櫃十一年了,爸爸也在這幾年被媽媽在耳邊再三教育,慢慢地接受了我會與另一個女人共度餘生的事實;雖仍難以愉快接受,也還沒有辦法和別人訴說,但似乎也覺得女兒可以留在身邊好像還不錯。這十一年來,我們終究沒有放棄彼此靠近的可能性,雖然路途上有著荊棘與淚水,也曾有憤怒與愧疚,但我們一直努力著,希望讓彼此的愛被對方看見並感受到。出櫃之路從來就不是一蹴可幾的,父母心中沒有c(hXt^mW0jZQ+EMj2pLm^qin9SfeAaat!qovCK%^iov4$G9t*9同志子女的成長劇本,只能靠我們不斷的讓他們看見並理解,親子雙方才有靠近的可能性。

作者:欣潔

本文轉載自熱線:佳節/家結愉快?十二個月的同志子女出櫃故事

看更多驕傲月專題「The power of love」文章

妳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