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同志來說,家庭一直都是必須要面臨的議題,出櫃後能不能得到家人的支持l@FYYQjqqQMqQGEN5pR@Qh!n7)F=c+sFNEFGo*Ejc1X&sJp8Wh,對於每個同志朋友來說都非常重要。在母親節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看看台灣有哪些知名媽媽,願意公開聲援同志,擔任同志小孩的避風港,提供溫暖與呵護。
1. 宅女小紅
(圖/親子天下)
透析都市生活哲理的臉書紅人宅女小紅,待人處事一派詼諧,卻總能一語道破別人看不出或不願揭露的盲點。像是婚姻平權話題延燒的時候,她看不下去反同婚團體的荒謬理由:「我bBKE5ZtYLF9j7eADbAHe3$_vYPtAH*qMnh(!SP05wd1K$LktzW忍不住想知道反對黨到底為什麼而反對,反對別人結婚是怎樣,你們又不是人家爸媽,今時今日就算親骨肉也管不動了幹嘛要管別人啦。」
藝人張鳳書針對同志議題發表自己看法,更諷刺同志應該要「爭取自己的廁所」,荒誕的理由讓網友憤而群起圍剿、抨擊。宅女小紅也一語道破:6^dESg9*@lu5%aoK2BM6BaE9HmCdy_QGxvso++)^o1^YRHRX*d「人家爭取你還不是會跳出來反對。」犀利言語讓網友拍手叫好。
她也揶揄張小姐,男同志一點也不會想上女廁,對女生來說,男廁反而比較好等,連她自己都忍不住想要上男廁,藉此呼籲鳳ZGele$7lX9w2M&Xol^ITWA8l!MXF%m#xSF=_ZYg^oqID3_d=us書不要再拿廁所來大做文章。
宅女小紅的彩虹臉書大頭貼
(圖/宅女小紅臉書粉絲專頁)
2. 丁寧
(圖/丁寧臉書)
在3月懷上第三胎的丁寧向來1OmjYKIFGfXg2ZhSc0S8BfXqFRVi$iU(8*YEyi!^HDHH%W@AOg在臉書上力挺同志。除了關注新聞之外也呼籲大眾重視婚姻平權的議題。而針對反對人士的口誅筆伐,丁寧則表示:「我怎麼會知道我的孩子會不會是同志?支持先。」一語道破將來孩子若是同志,不是該就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捍衛孩子們追求幸福與平等的權利嗎?
即使政府整體態度偏向立同婚專法,她也不氣餒的為同路人打氣:「我們,也許不會贏,但是,我們不怕輸。繼續往前,生命本來就無關輸贏。」丁寧日前參加紀錄片《日常對話》首映會,除了表示導演與同志母親之間的生命故事令人敬佩之外,也期許大家都能對最親最愛的人,8MGyTow%*!B$)7JkQs7tF(7ON@itoEX!BagTElV!@rS_u=4VmF大聲勇敢說愛。
從11/17,同志婚姻審查的那gqTvt2p^r*&iXmU$S5NS^Ec7zx0QgFLu#d8U+_qh&F^OtcPK1b天到今天,我終於哭得出來了。 這幾年上了許多生理心理學的課,我知道,情緒是個鐘型,憤怒攀升到頂點,才會開始往下悲傷,悲傷到底,你才會看見力量與明白這一切的發生是為了什麼。 是的。 往前走 路總有顛簸 沒有是非對錯 誰的過 我們 愛相同 錯相同 但求這個世界能懂 我們 愛相同 錯相同 雨後總會出現彩虹 我相信,雨後一定會有彩虹 無論要下多久 #郭蘅祈 愛相同 #終於哭得出來了 #雨後一定會有彩虹
由丁寧 Ding Ning 貼上了 2016年11月20日
3. 小S
(圖/三立新聞網)
而在同志心中有一定地位的藝人小S,無法理解為何ReX-N(%uhN$kK6i&ahJwjGGo0!!OF5w7U_O4d%-ZBYQjD)M!J-有部分人的心智還停留在恐龍年代,明明現在的科技日新月異,人類都已經在探索外太空了。她感慨,人類面對如此之大的宇宙,顯得渺小。誰可以決定怎麼樣的愛是對是錯?
她也說,0ay$Gg2k!G1HS@(JiNvOBlQ*sc$@bubs#!vW8dQh69LeKC)oIo自己沒辦法告訴大家結婚是什麼感覺,因為結婚一開始雖然充滿幸福,但是到了最後也變得平靜。但是你會發現身旁有一個可以給你安全感的人。不管結婚這件事好或不好,只要身為人類,應該就要有權利去選擇要不要過這樣的生活。
小S日前也為國際不再恐同日發聲,獻聲主題曲《We Are One》伴隨許多藝人舉起彩虹牌力挺同志。她也說:「10年前就有人站出來力挺同志,不過我實在不懂,有些人為TdKX#nsQ%kA2U!TLhbC5%=&*kyd*o#U7XxcI_qdT4XcNqWkRfL何要反對或排擠別人,而同志為何又要被逼出來為自己講話,我們,不是一樣的嗎?那你吃葷我吃素,那我也要反對你嗎?」
4. 米米(兒童插畫家迷路的母親)
(圖/TutorABC)
在臉書上擁有30萬粉絲,年僅11歲的兒童插畫家迷路,他的8DAtw7@Sjp5ltGRk_fTKHnAcJEcWdqaeSS-9Nyjuh1L76W()eY母親米米去年在臉書上揭露反同團體邀請她撰寫抵制同志的文章,希望藉由她在親子社團的影響來矯正同性戀這個「不潔、不道德的歪風」。
米米一開始禮貌性的用工作忙碌回絕,沒想到對方死纏爛打,甚至到最後還失去耐性:「我還以為妳是個好媽媽,難道妳不怕兒子變成同性戀嗎?不想保護她嗎?不覺得肛交很髒嗎?」米米立刻怒嗆lPYZD-+6o+RF%d7!OaH+ytkO6h_Dy@8k66rVBGoUVnUaKv7bo4回擊:「妳的意思是,同樣是黏膜組織,陰道就硬是要比肛門高尚?」對方只說:「陰道能生小孩!肛門只能大便!」
米米只說:「人啊!三輩子不生小孩都不會怎麼樣,但是三天不大便保證印堂發94tKW)aLMX+9RLWRx_3VyRFb+ZYHH4zGG!z4^i-8hii&*+NFlG黑。」並將事發經過貼在臉書上,獲得網友一致讚好。
米米最後說,「如果未來我的孩子是同志,我一定得給他加倍的愛與擁抱,畢竟走出家門之後,他將面對比多數人更艱辛的人生挑戰。」「那一1ZxllGe+B&oqv1@yI^4&SoycnA*WafR*zE!zAMX(=VsWF+IRot刻,媽媽,就必須成為孩子心裡最溫柔的棲息地。」
【非要 ”恐同” 才算 "好媽媽" 嗎?】 今天接到某團體邀約,請我寫一篇反同志與抵制國語日報的論述,公開發表在粉絲團以正敗壞的社會風氣。 她說:「因為妳們對親子社群有一定的影響力,有力量能改變這些不潔、不道德的歪風」。 聽完,我十分...
由一下迷路一下爆走貼上了 2016年6月30日
5. 郭媽媽
(圖/YouTube)
「誰要一個同志的孩子,就是我們。」
郭媽媽在婚姻平權公聽會上講的這段話,就是一直推動她做同志運動的動力來源。郭媽媽的女兒從小打扮中性,很愛運動,在小學時期就知道自己喜歡女生*7r+BT@^SQoFZkFGyuTiIW)YUHqb_%=z3-UwSnR*#5q#7R@mz5,而在15歲向郭媽媽出櫃。
郭媽媽得知女兒是同志後非常震驚、難過,但是她後來轉為理解與接受,並開始吸收同志資訊,加入同志諮詢熱線的「家庭小組」,向同志父母分享經驗,讓更多的同志父母擁抱自己的小孩。不僅是這樣,郭媽媽後來還組成了同志父母愛心協會,與其他同志父母奔走各大大小小的場合,散播著同志父母的愛與關懷,讓更多同志不再苦惱於向父母展露真實的自己,也讓櫃父母走出誤解與煩惱。
6.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
(圖/我是兩個孩子的媽臉書專頁)
2016年10月在臉書出現的「我是兩個孩子的媽」,不停以犀利的文筆幫同志孩子發聲。每當有恐同言論出現,兩個孩子的媽永遠站在最前線,貼文起手式「我是兩MhA0w(j4ffMG0O^zv_RK(52ekjTG#P=GCIgnZZqsP5@tVL$h&g個孩子的媽,我生小孩很苦,你們要聽我的話」霸氣十足,把反同人士臉打得腫到不行,讓每個同志在網路世界都感到溫暖。
「我是兩個孩子)L#PmeWN_E=tGwF6ykmf=MeW=Kmv32HtXgunU2yE85KoMsa=jo的媽」在貼文中總是直呼同志們「孩子」,叫得親暱叫得溫柔,好似同志們真的是她的孩子,而同志們也紛紛被兩個孩子的媽給撫慰與鼓勵。
除了媽媽身份之外,兩個孩子的媽同時也是個基督徒,她對神的認識從來就是去愛人,而不是恨1J+x!_&ch%Niazw=i134ID)SXR=Jq1m(ZK!k#UsSpFQHv04IU1人,因此很不認同恐同宗教的言論。
我的神耶穌從未拒絕想要赦免痛苦的人,我相信媽祖也不會拒絕想要追求幸福的人。 只有心存邪靈o0K=nqLdSMG@N4_6%z3!fYBGkPaZd7Q+CK^R3b5_#Qnj#P4t3Q的人才會假借神的話斥責想要追求幸福的人。
由我是兩個孩子的媽貼上了 2017年5月11日
兩個孩子的媽雖然從未現身,但是她在網路上的粉絲卻超級忠誠,每篇貼文讚數都超高,這都是因為她一直以來都是站在愛的這方,愛著同志,愛著孩OcE+UGmHN0X+t$7IQyFpL^$l6J5rg#Lruw=0uBHhX-_qRsb子。
7. 黃惠偵導演
今年以電影《日常對話》拿下泰迪熊獎的導演黃惠偵,她的母親是一個女同志,她以電影記錄下母親與女朋友們的互動和對話,呈現台灣早時女同志的生活與愛。《日常對話》是黃惠偵窮盡二yS1sWws$oQTWv97RCQBqM9YY@zD$Rt!=tvUrx#K2kGojq%#PJi十年來的紀錄,不僅談同志,更是叩問什麼是愛?如何愛人?而這些愛的本質,黃惠偵從來不覺得會因為同志而有所不同。
小時候就知道媽媽喜歡女人的黃惠偵,並不覺得那有什麼奇怪,然而逐漸長大的過程中,發現外界對於同志的「觀感」都是關於偷BIm2MhzNcxRdogFUW*IU8T&hiHb+2R2bW#newHu+LCSqJnMcl3拍、情殺、轟趴等,黃惠偵認為她並不覺得媽媽的性向有什麼不對,「我覺得我媽挺好的」。
黃惠偵日前接受LalaTai專訪,談到婚姻平權,直指婚姻是人制定出來的制度,本來就沒有道理去限制別人不能進來。導演覺得這套制度最大的獲益者是國家,它讓人很努力為家庭付出,努力工作刺激經濟成長,國家也很好管理,若這套制度最大受益者是國家,為什麼還不讓別人進來呢?
另一方面,如果有人不想進入婚姻,那沒有人可以指著他說「你為什麼不進入婚姻」,尤其對女性說「妳不結婚、不生小孩是浪費妳的天職」,如果可以不要有這樣的想法,才是真正的婚姻平權。婚姻平權通過之後,同志運動也不該停下來,因為還有許多需要改變的問題。「單身者、未婚的人」也應獲E)xf=)=ntgV$Ew5b8Yh-2gKAiCFJ^7!**QBZ08FLqlc4-Zwt)+得保障,單身沒有必要被處罰。
8. 陳君汝(葉媽媽)
(圖/YouTube)
2000年過世的「玫瑰少年」葉永鋕,因為氣質陰柔遭到同輩排擠霸凌,甚至留下字條向媽媽求救,卻仍在校園中被發現,倒在血泊中,送醫不治死去。葉永鋕一案除了點出學校高層的迂腐敗壞,更心碎道出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麼不容異己。永鋕的死,讓陳君汝女士走上了性別平權之路,為這些因為性傾向、性別氣質與旁人相異的^_xgF2n1_mWlw1=Ts4W7m*ZBXK%m!grTvf_sBvjR%Br!XJ_z9S孩子走上街頭,捍衛力挺。她也留下許多讓同志們難過不捨的雋永話語:
「我的小孩子沒有了,但我要救像他這樣的小孩子,如果我站出來,能夠救這些人,我願意,我真的願意。」
「你們不要哭,哭會顯得我們懦弱,我們要向著陽光,去爭取我們的權利。」
「你們手上的車票是抵達終點站的,絕對不可以中途下車。」
歌手蔡依林甚至在自己的演唱會上播放葉永鋕的紀錄短片,難過的表示:「我們被教育著什麼是正常,但很少被教育要有包容心;所以他的故事也希望鼓勵你們大家,多一份包容心,先認同自己,也許你真的不一樣,但那又怎樣?SB5bP9Q3@(UE4tEBN%#vvC5d2-&ewa%0SU4JnJw63AHE5kDyQl」
封面credit: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