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維基百科)
2012年7月23日,美zGUJEnfkTqZ9%nJ!8FF#*Rm$^nQQh6+OW9+kv1BNXSh#po@p*L國首位公開出櫃的女性太空人莎莉·萊德(Sally Ride),與病魔搏鬥一年多後,不幸死於胰臟癌。
1983年,當萊德乘著挑戰者號飛向外太空時,她創造了歷史,隔年挑戰者號再度升空時,她又一次地完成壯舉,她是唯一一位參與過1986年挑戰者號爆炸及2003年哥倫比亞號災難事故調查委員會的人。從美國太空總署(NASA)退休後,2001年她成立了莎莉·萊德科學公司(Sally Ride Science),致力於鼓勵年輕人(特別是女性),k_T1i=K!EkGrWK9wybtA&2XDj7KF3F($4lj#V)s2EkbRyNyw1X追求科學及工程相關的職業。
(圖/NASA)
萊德過世之後,其公司在訃聞上公開了她和同性伴侶塔姆·奧索霍格內西(Tam O'Shaughnessy)長達27年的戀情,在如此簡單的陳述下,萊德出櫃了,而這也激起了同志運動者不同的意見,有些人對她沒有早點出櫃感到失望,但身為一位具有影響力的榜樣,萊德是否應該在去世前就GJtV_l=xCrTyt&SoMg+m(h*=LG)P4E_S7Sv_32fbGyfV#c%fb-出櫃呢?
贊成出櫃的人認為:是的,她放棄了為同志發聲的機會,新聞網《每日野獸》的作家安德魯·蘇利文(Andrew Sullivan)說道:「作為一位極為出色的女性、科學家、調查員及太空人,她的成就遠遠超越了任何小瑕疵,但事實是,她有機會擴展人們的視野,有機會為年輕的女&J2VMn0wMNr*#wxsFwRCglt!J!b^wuSOnu7^ZCk3hKU&9gmZE0同志們帶來希望和自尊,但她沒有選擇這麼做」,我們能夠理解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萊德的生活是充滿恐同的,但她仍然是同志運動中「缺席的英雄」。
而《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的記者米開朗基羅·西諾里爾(Michelangelo Signorile)則持相反意見:「萊德在過世後出櫃是給美國年輕人一個美妙的禮物」,萊德為同志運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不僅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美國女性,還是首位能在太空飛行的同性戀或MwhOy6gffThKKWiAy1Z3y3_wyKFhpOg5^r4pdkM9ggzSf&N0OQ雙性戀者。當美國童子軍繼續迴避出櫃的同性戀者成員時,當速食連鎖店福來雞(Chick-fil-A)的老闆炫耀著自己反對同性婚姻時,萊德向社會大眾證明了同志能達成的成就,我們的後代可以指著她說:「女同志也能有這種成就」,她是一位英雄。
自由記者瑪麗莎·布朗(Maressa Brown)則表示:「不論如何,我們都應該尊重她的選擇,也許萊德認為她的個人生活不關別人的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也為她開心,為什麼我們不能讓別人過他們想要的人生就好呢?」我們應該尊重別人的選擇3c5WSm!$saxw46-uWHeWfphG*Lk_UeFY#v2x7rL_$tugGvK2wz。
Source:Business Insider
作者: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