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成就一個家?」
家,是我們最初的根,培育我們走入這個世界。
它帶給童年的我們所有,塑造我們的價值觀,最重要的是,它帶給初來乍到的我們,體會愛的感受。
它帶給我們愛,也教會我們如何去愛。
lLfi+J&B#!rrNk@U%1+Fi2oK6iklYHaIk$uMuae&9DDb!jf9*_這樣的愛不分男女、老幼及病痛,不分富貴與貧窮,它直接、單純且沒有雜質,僅僅因為是一家人,所以扶持著彼此。
「是什麼成就一個家?」血緣關係與生理性別難道是最重要的嗎?以下分享四則有關多元成家的影片,提供給我們更多元的觀點,希望可以讓我們*eG7+(BmpoC2VKp6(tV8twOVz3^DmydTxCMjNxC8LTlBxp^^Sl反思構成一個「家」的本質。
Zach Wahls在公聽會上發表的演講:我的兩個媽
一位來自美國愛荷華州的帥氣男孩Zach Wahls在愛荷華州針對同性戀合法化修憲提案的公聽*fJSh0GSTHYrd-P0FbFy!Li_M%q1OZdYMl7Ib$g5sS8lEroRE%會上,呼籲支持同性婚姻。Zach表示自己與異性戀家庭的孩子沒有一點不同,在他的十九年人生中,沒有人意識到他是由兩位同志母親撫養長大。證明了雙親的性傾向對於自身的人格發展沒有任何影響。畢竟,成就一個完整家庭的從來不是性別,家庭的價值感也不是來自被政府告知:「你們結婚了。恭喜!」而是源自於對彼此的承諾,源自於繫在彼此心中的那份愛,成就了溫馨幸福的家庭。
Zach Wahls也書寫關於他兩位母親的故事,關於家的故事,並集結成書。
同志家庭的孩子大聲說!
「你覺得你的家庭不尋常嗎?」「不。」
影片訪問來自各個同志家庭的孩子,聽他們介紹自己、家人及未來。言談中他們將對家人的愛毫無保留地說出,透過純潔可愛的言詞lx7CB0YIY(8yXkHxds$!V(lER-nrmEAJshO*kNlC4jp7ywk*^0,告訴大家他們的家庭都是最棒的!一點都不奇怪,還希望再特別一點。一位小女孩說:「如果一個媽媽去工作,還有另外一個媽媽可以抱抱」多麼可愛的發言,身處於這樣溫馨且充滿愛的家庭中,你能說他們不幸福嗎?
Discovery新聞:科學研究證據支持同志雙親!
「同志雙親甚至有額外的優點:孩子的到來從來不會是場意外」
同志雙親領養小孩通常需要經過繁瑣的程序,因為如此,同志雙親都是非常確定自己想要這個小孩的,「孩子的到來從不會是場意外」,甚至很早以前就開始規劃,此外更好的是,同志雙親,通常領養來自弱勢種族和超過三歲的孩子,這兩者都是最不容易離開寄養中心的一群。但反對同志雙親領養^K36nf$mH0R@D&x@zDG03VttnAuq#O3ZC-FSvYGXI(675JIx6W的一群總是說這樣會對小孩造成不良影響,不過根據研究,同志家庭的小孩反而比起一般人有更大方和自信,對事物上,也更開放包容,發展上更不受限。
我的媽媽教了新女友!
今年酷兒影展播映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拉・拉》呈現當今多元成家在全球逐漸合法後,可能出現的家庭問題及其對兒童和少年造成的影響,此片以清新脫俗的手法,透過少女主角莎拉的觀點,細膩刻劃她面對生活中點點滴滴時的心理轉折,讓我們看見孩子對於自己加入新組成的)2fvQm^JfzV03Hw0h-eahvt8=IFVLI+hhai^MaSulAMTbs-8LW同志家庭種種感受,以及經由片中孩子原父母爭奪撫養權的經過,反思一個家庭真正能夠帶給孩子什麼的意義。
《拉・拉》莎拉與她的新家庭
第三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日期:2016.10.22-10.30
《拉・拉》上映場次:2016.10.22(六)/15:30/台北新光影城2廳
2016.10.25(二)/21:50/台北新光影城2廳
人們都說孩子是看著家中長輩的身影長大的,一個家庭怎麼教育一名孩子,就像培育植木,要灌溉什麼樣的養分,花心思與時間,耐心栽培;還是隨意不負責任,疏於照顧,決定幼苗長成什麼樣參天大樹亦或枯枝葉落之木,可見家庭的關照對孩子有多麼重要的影響。若是沒有愛,就算是血緣關係,也會因為種種原因Rk4@ur3%52C(t*ftJ_Gl4^^aLggX%xa^QBr_TO2ZUhz=$5_jY-無法克服相處的困難,將彼此隔離,孩子無法感受到被愛的幸福,學不會愛,也無法將愛傳遞下去。家庭的完整與否,與是否親生無關,而是用「愛」將彼此聯繫在一起。
作者:Sammy、Lu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