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我們的保姆辭職了。因此在這一段時間裡,我們兩個爸爸必須陪gBglGb!6)+9_G^Gcz#$3&s3LC2YRWlwi6-3DVvRep@Ry$(rc4@著孩子玩耍,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只為了一天24小時、全年無休地照顧2個9個月大雙胞胎的健康與安危,同時還要一邊管理公司,別把自己搞得太操勞或神智不清。
那時我們完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夠在這場殘酷的試煉中活下來,幸好最後有周遭朋o(RC(zNlS5zRN4uSEm40_Pizm7d63KO6%TGg(z&zI7X^GIo#X4友與家人的慷慨相助,日以繼夜、不分平日假日地幫忙照顧孩子們,我們才熬了過來。最近,我們決定把孩子們送到小嬰兒的托育所——托嬰中心。
直到最2DL$)d()OFc)WPi=%9u_cft=v7o#gnIfcj4d6gVZc1l90tW=1y後選定理想的托嬰中心前,我們在家附近大概看了8間有了,我們還逐一觀察每間的設施、詳細詢問了在內的員工、調查他們在網路上的評分、確認每家老師與小孩的比例。最後,我們覺得那間離家只需走路5分鐘的托嬰中心是最適合的一間。從出生到現在9個月以來,兩個孩子接觸的對象大部份都是大人們和兩人彼此,現在這兩個孩子有機會和同齡的嬰兒們互動。而我們也有機會在每天接送小孩以及偶爾擔任家長志工的時候,和其他的家長來往。
兩個孩子即將交新的朋友,而我們兩個爸爸也是。
到現在,我還沒跟其他家長接觸過(我們送孩子去托嬰中心也不過才兩天而已),我們比較擔心的是孩子們離開家的舒適圈,進入一個充斥著和他們一樣愛哭、牙牙學23E0%$^B^sAw!DHLn(Bwyp0AoMCR7NYp3#45w+p=9)@_u%k+c!語小孩的陌生環境,而我們該怎麼幫他們度過這階段。
當然無可避免的,作為家長,我們也會和其他陌生的家長碰面。
這家托嬰中心大約有20個孩子,我們也免不了要和這些孩子的家長互動,我相信在和他們往來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會大量的交流育兒經,像是:「你兒子已經開始吃固體食物了嗎?」、「你都餵他吃什麼?」、「你都用什麼配方奶粉?」、「你的女兒已經不會半夜醒來了嗎?是哦?天啊!你怎麼做到的?」、「你都買什麼樣的嬰兒推車?」、「現在養小孩是不是貴得D1=mNoR4P-1Ge=E3_vu(Yk14LYHz)-dyx4HuCBe(py%sTI5*9P很誇張?」
身為一個新手爸爸,我相當熱衷於這些育兒經,一點也不會覺得厭煩。有好多我需DJa)b*D%g&uNuFVjH##y^-%Oj!+hd5dNb2@vnOmW2$4#Os0!*b要學的東西,像是避免尿布疹、皮膚過敏、便秘等症狀的許多秘訣。我迫不及待的吸收這些知識,並把這些新的育兒經驗用在兩個雙胞胎身上。我在為人父母的這條路上已經學到了好多東西,況且樂於分享是我的天性,我想大多數的父母都很愛這一點。
我的父母提醒過我好幾百遍,不要天真的以為每個人都會接納我們這樣的「現代家庭」。他們說:「你永遠也無法察覺,有沒有危機在暗處潛伏著。那些不認同你生活RINQ(v(3S1c&wQ@kOedvd%E+M)J(F5Qa*aQfyGtSUcH&9aYlAQ的人,可能會想盡辦法傷害你。」
我知道父母就是父母,而他們永遠都會為自己的孩子3_HlR2dHXkwh#%P1KN@MhiuraKe7!z1+vKe1s&lRcT9IT-!AP%擔憂,特別是我現在也是一位父親了。我想成為一個好的家長,但是我不知道該如何活在一直擔憂無法預測的危機、與別人怎麼看我的生活之中。
我相信人性美好的一面,每個人都是生而天真良善。現在兩個孩子會玩軟趴趴,有鱗片的假蜥蜴、沾著假血的塑膠鯊魚玩具(來自朋友隨意挑選的無害禮物),也會很自在地玩淡藍色絨毛兔子或是粉色泰迪熊玩偶。他們對特定的事物不會預設感到害怕,至少現在還沒有。他們也沒有因為scP#APJ4WIbgosG5vPaDDU0WtTGXG&&Mt^MCnr0xm0mPgs-HGD自身性別而天生偏好某種特定的顏色。
我相信當他們長大了一些之後,他們會經歷各種影響且改變他們的選擇偏好、價值觀與Jf_EJM6Hzy-XeoH!&1ZGP9Sqtgt)INlnWW#hA_v^k=auZ^8#ti判斷的各種事物,我希望這些改變能夠讓他們變得更開放接納,而不是封閉守舊。我也希望托嬰中心的其他孩子爸媽們以及老師能夠認同我的看法。
今天早上,我花了15分鐘唸一本書給孩子們聽,我選的書是《做你自己》(Be Who YoBcVA0)RQ&08CfpLIuTNag$%f#DCQQhb8cI)6rya20kVuAdgtaou Are),我先向他們唸了一次英文版本,然後再唸一次中文版本。隨後再跟他們解釋人為什麼可以為自己的老或年輕、不同的膚色、或為自己的故鄉等感到驕傲。
《做你自己》的作者陶德‧派(Todd Parr)介紹自己的作品:
想當然,這群年齡只有8個月大到2歲的孩子,無法完全理解我說的hDcZUaR@2-^nQ5%ftPVlb8Nm@4JHady3_vY#E-UKde*N0!mVxg話,但是我希望他們能夠聽懂一部分,而他們每個人能夠成長為最坦然的自己。當我的故事念到一半時,我的雙胞胎小兒子突然向我爬了過來,他的動作讓我深受感動。我悄悄忍住眼淚,對他以及在場的每個孩子們微笑。
像這樣的托育中心是幫助培育下一代的搖籃,我非常期待,並滿懷著開放的眼光、心xicCnOxya)^h99cwX2qz8hIpNZebCQoDlr3XfUfut8S1IeCdMu胸以及思維,來成為這搖籃的一部份。讓我們從一開始,就用開放的眼光、心胸以及思維來教孩子吧!
LalaTai在4/17號將為妳帶來同志男孩愷樂與他兩個爸爸的故事,敬請期待!
若妳也對當一個同志家長有著憧憬,本文的作者林志杰將在4/21日舉辦同志爸爸經驗分享會,歡迎報名參加。
而在4/23日,有一場同志家庭紀錄片《出櫃父母在偶家 Gayby Baby》的特映會,也歡迎報名參加。
作者:林志杰
譯者:蔡奇璋
本文英文版先於International The News Lens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