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近幾年,在不同領域的名人響應與法規改革的討論之下,台灣社會對LGBT多元性別議題的接受度有顯著的進步。但在主流討論空間中獲得較多注目與認可的,仍然是以相對容易理解、同理的女同志(L)與男同志(G),而在性別光譜中遊走於曖昧地帶的雙性戀(B)與跨性別(T),以及更容易被忽略(或是甚BkJwM)JdOj=#%6NtlFEU8GgBN@H)pIvT0_Ot#du#gXP5W*4OU6至沒有意識過他們的存在)的第五類「Q」——有人說它代表著無法/拒絕被歸類的「酷兒」(Queer),有人說它代表著游移遲疑的認同狀態「Questioning」——仍然是處在相對邊緣的位置,有待社會進一步瞭解。

所幸,行政院科技政委唐鳳八月走馬上任,因著她與眾不同的天賦、智慧,讓她的跨性別身份以及經歷,也獲得多家主流新聞雜誌提及,這可能是台灣新聞媒體首次以非娛樂性質的方式(想想利ELV1nJNedyYdHD8!DTy_^X_-h#K%ZfJKNzLo7KsRcEGwwx#B^a菁、法拉利姐與大炳)嚴肅地處理跨性別議題。不過,新聞議題來的快,被遺忘的也快,唐鳳的新聞如今看來可能已恍如隔世,所幸,邁入第三屆的「台灣國際酷兒影展」在紀錄片極為有限的選片空間之中,仍提供非常多的篇幅,帶同志、直同志(支持同志的異性戀)、以及更多對同志議題有興趣的社會大眾,更進一步地拓展我們對多元性別族群的認識。

今年酷兒影展紀錄片單v4@)=@k!zkQrdNxSbPFk2nQxiXKV%QKLB$)8Gw0S4%sk^k4rTv元「世・紀時光」的七部影片之中,包含跨性別議題的影片就包含了四部,由淺入深,從個人生命拓展到社會層面的關照,我會選擇用這樣的順序來安排我的觀影場次。


《MIB跨界女伶》

以紀錄片《MIB跨性女伶》(Made in Bangkok)做為紀錄片單元的起手式,是一個好入手又討喜的開始。主人翁莫嘉納個性開朗,外型亮眼,又有一副好歌喉,導演以莫嘉納的歌聲做為整部影片的起點,讓人很難不愛上她。莫嘉納已經完成大部分的性別重置手術,她最盼望卻也無力負擔的,就是變性的最後一步——性器官重建手術。她決定放手一搏,在整形手術最尖端的曼谷參加「國際跨性別皇后選美大賽」,如果獲得后冠,獎金剛好就能讓她在曼谷完成夢寐以求的手術。莫嘉納達逐夢的過程固然感人,但啟發我更多的,反而是在這個因為選美比賽而曇花一現的烏托邦中,看見有著同樣認同、夢想的人在短暫的相逢中彼此支持、打氣,以及看見「變性/性別重置」並非一個絕對二元的改變,其中仍有各個層次的身體認同觀點。

《MIB跨性女伶》拍攝的是生理上男跨女的經驗,《我是大丈夫》(The Real Boy)記錄的則是從女跨男的個人歷程,並也呈現出「變性」這個抉擇對於個人影響層面的複雜。本片主人翁班奈特年紀雖小,但他早已知道自己是個被上帝裝錯身體的靈魂,儘管母親反對也迴避他的性向認同,但班奈特仍努力打工攢錢,準備在上大學的暑假和同齡摯友一起接受變性手術。在班奈特生活中的重要精神支柱,還有已經完成變性手術多年的創作歌手喬,不但陪伴班奈特走過青春期,也幫助他的母親面對班奈特的抉擇。這部美式紀錄片透過訪談與跟拍,帶我們看到主角成長過程中性向問題對她的自我、人際關係都造成許多創傷。班奈特的決定或許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手段,但透過導演對好友喬的記錄,似乎也預示著未來仍然有zclTFqF9NHt@5U^NRIF7E4+Aks4DUWd*7SsmTVuLpQ*usjoGWZ許多挑戰等著班奈特:喬和班奈特走過一樣的路,但是已經成為男兒身的他,仍不時受到心魔所擾而陷入嚴重低潮與混亂,班奈特的出現,是喬讓自己重新掌握方向的重要存在。《MIB跨性女伶》莫嘉納的經歷所呈現的像是跨性別者夢想、美好的那一面,《我是大丈夫》則呈現了更貼近現實的另一個版本。


《我是大丈夫》

看過不同跨性別者的個人生命經歷,我們將視角稍微拉高。美國紀錄片《紐約在燃燒》(Kiki)的中文片名靈感來自題材相近的90年代的美國紀實經典《巴黎在燃燒》(Paris is Burning,1990),兩部影片記錄的都是紐約市中非裔、拉丁裔LGBTQ族群的「舞廳」(Ballroom)次文化與社群。如果《我是大丈夫》中來自白人中產家庭的班奈特都曾因性向認同被排擠、霸凌,一度訴諸酒精與藥物e=kJy98M#^8Ap41btfVIqIeV5ZA%K)DkS!yh(S6(V%Yb=t43kk,族裔身份、社經地位在都市中更容易居於弱勢的有色同志、跨性別者,可能更是邊緣中的邊緣,除了排擠霸凌,更有人被逐出家門無家可歸。因而,一種「舞廳」文化在1980年代的紐約發展開來,在舞會上,來自不同的「家族」(house)的酷兒同志,用風格各異的裝扮在舞會伸展台上展現自我,爭取當晚舞會的后冠,獲得認同。這樣的文化場景從《巴黎在燃燒》的80年代一路延續到21世紀的紐約。

《紐約在燃燒》記錄的舞廳「Kiki」專門接納紐約非白人族裔的LGBT青少年,並將這個文化發展為更有建設性的支持網絡,將80年代看似單純的「house」發展為功能更豐富的「family」,面對仍在探索自己性向的青少年,各家都有照顧、帶領成員的爸爸與媽媽,大家在傳統家庭架構之外,建構起一個的屬於自己的非典家庭,給予這些青少年必須的支持。《紐》片也花了更多篇幅在記錄資深成員如何在各方的壓力之下堅定自我認同,並更積極地和社會溝通。而本片也是這次選映的紀錄片中最強調多元性別中的「Q」的影片,在本片之中,我們既看到了不願被歸類的「酷兒Queer」,也在這些家族之中看到有些還在「Questioning」的游移摸索狀態的年輕人。而「Kiki」與旗下各個家族對成9GX(YowPX3g0kje_#OulKsnD0%g7ncN3m!N*66Mf7^x2=by55(員們可貴之處在於,不論你如何認同自己的性別、身體,他們永遠敞開雙臂。


上圖:《紐約在燃燒》
下圖:《驕傲大選戰》

知名美籍華裔紀錄片導演/剪輯師江松長在菲律賓拍攝的《驕傲大選戰》(Out Run)又從另一個層次切入我們對於多元性別族群的討論。本片記錄2014年菲律賓國會大選時一個政黨的參選過程。「Ladlad」黨是全世界唯一由LGBT族群組成、專為多元性別族群爭取權益的政黨,但由於Ladlad在前次參選國會沒能取得任何一席,依照法規,如果他們此次仍無法取得席位,便得依法解散,重頭再來。因而,只參選政黨票席位的Ladlad必須在激進的「同志婚姻合法化」與溫和的「同志平權」兩種路線中擇一做為政見,好吸引更高的得票率。Ladlad的候選人有兩位,一位是男同志律師身份的黨主席,一位是變性人議員,和台灣一樣,候選人掃街拜票、焦點團體聚會等競選活動都免不了,但你會看到參選人走上大街自豪地告訴市民「我是同志,請投我一票」,掃街遊行像是熱鬧歡樂的Gay Pride同志大遊行,而競選活動結合變裝皇后選美,都讓你發現參政競選雖然辛苦,但也可以選的這麼歡樂、這麼「Pride」。

除了與跨性別相關的四部影片,這次「世・紀時光」單元之中不可錯過的還有台灣紀錄片《我和我的T媽媽》,這是紀錄片導演黃惠X)KZM+%1%2EdJH%qoL2DZTva-sHI+K(D%hoKYRqNlIq218)@EP偵的第一部作品,她將鏡頭對準母親與自己的人生,黃惠偵導演的母親是拉子,卻在親人安排下嫁給了有脾氣火爆的前夫。命運多舛,母親不堪折磨帶著兩個女兒離家,後來做起了陣頭、當起了紅頭法師,兩個女兒也跟著四處奔波幫忙。導演年輕時承受不了別人的眼光而一度逃家,成年後才再次回到母親身邊。導演想藉這部紀錄片的拍攝,更瞭解身為母親的拉子身份,以及一位誤入婚姻的拉子怎麼看待自己與女兒的關係,她訪問了母親的歷任女友,談她們眼中豪爽溫柔的情人,也走訪母親娘家親人,詢問他們對於母親婚事、對母親性向的瞭解,更將攝影機對準自己與母親,兩人在鏡頭前面將過往的不諒解與情感中的痛楚攤開、梳理,敘事運用超渡法會儀式的各階段名稱做為影片章節,也呼應著母女之間的關係修復。《我和我的T媽媽》透過個人的家族記憶,見微知著地反映了當下台灣常民社會如何面對同志議題,導演與母親在鏡頭前敞開生命中最脆弱之處的勇氣,也令人折服。


《我和我的T媽媽》

《聽爸媽hp9gXEiKS!iv0g&V_-Qm@KAhBjNhP9RIv#7D(subeorE_&Qt1Z的話》(Inside the Chinese Closet)記錄新世代中國同志社群面對傳統婚姻價值觀的挑戰,不但以上海為例向觀眾介紹中國一線城市同志圈盛行的「形婚」——男女同志協議進行徒具型式的婚姻,以滿足雙方家人期待,也點出形婚衍生的問題(例如生子、監護權歸屬等問題)。對我而言,本片最動人處是看見生活於一線城市的同志們面對農村家人出櫃與否的複雜考量。中國快速發展,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不只存在於經濟層面,同樣也體現在文化與家庭的價值觀,這些年輕人們在相對開放的城市中或許已經出櫃,但面對家人出櫃與否,這個考量遠比在朋友圈中複雜許多,其中便有受訪者提到他向家人出櫃,反而使家人「走進櫃子」,在街坊間承受說不出的壓力。在城鄉間流動的年輕人該如何面對新舊價值觀的矛盾,是今日中國必須面臨的課題。

本文介紹的最後一部紀錄片《藥愛》(Chemsex)探討的是英國倫敦男同志圈盛行的藥物濫用問題,越來越多歐美同志在性關係中訴諸非法藥物尋求更強烈的感官刺激,「藥物性愛」(Chemsex)成為很潮的地下流行詞彙,也帶來藥癮、性病防治等問題。本片站在反對藥物濫用、正視愛滋治療與防制的立場,邀請多人現身分享自身嘗試藥物性愛的動機與經驗,以及衍生的問題。除了政治正確的呼籲,本片其實也為當$oO6-XU^($eT5aaOFMJOL_PQ$gGGHV5Mv9p6aZF+XG5q+_PTjA代倫敦同志圈的社交場域以及社交文化,留下具體的影像記錄,片中男同志對於倫敦同志文化的描述,其實也可視為重要的口述記錄。

綜觀今年「酷兒影展」選映的紀實作品,多數影片還是以議題探討與人物傳記式的型式為主,可以感受出主辦單位冀望與更多社會大眾溝通、拓展觀眾對於LGBT相關族群認識的企圖。如果你一一看完這些作品,應該不難發現,這些紀錄片刻畫人物的方法,絕z9c*pMaZ%BLwmYH+6j9B0V(XgSQF6h$ESWdXlQp0$#DH^X%3PY非著眼於強調他們的性向、裝扮、舉止,而是剝除外在符號,從一個中性的「人」的角度出發,認識這些人物的思想、認同,再來才讓我們看到他如何面對現實中自己所擁有的身體、認同。這樣的方式,絕對是我們面對多元的性別認同議題,必須學習內化的處世態度。

世‧紀時光單元

作者:洪健倫

本文同步刊登於放映週報

妳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