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活動場次

日期 時間 活動地點
14:00 穆勒藝文 加入提醒

咖啡品味養成班 (1月假日)

深入咖啡,一窺咖啡館老闆的私人筆記。

KV

咖啡迷不能錯過的課程:《 咖啡文化 X 萃取方式 X 品飲鑑賞 》

所有咖啡相關的大小事,一次涉獵!

 

你喝咖啡嗎?為了什麼喝咖啡?在哪裡喝?和誰一起喝?喝哪一種咖啡?

咖啡,從來就不只是咖啡而已。我們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環境與動機下喝的咖啡,都帶給我們全然不同的感受──就好像,月底身上一分錢也沒有時吃的泡麵的味道,就是跟和朋友一起去山上露營時晚上煮的泡麵味道不一樣。

我印象最深的幾杯美味的咖啡,可能是準備聯考(啊,暴露年齡了)時,媽媽為我泡的一杯三合一咖啡;可能是第一次在咖啡館的吧檯裡,看著老闆用虹吸式咖啡壺,散發出一種喜愛與用心之下煮的一壺咖啡;還有一次在日本,看著一個穿著格子襯衫的老伯,在他自己只有吧檯座位的店裡,用已經預先磨好的咖啡粉泡出來的咖啡。

有更多的時候,那並不是一杯放在實驗室裡測量數據會顯現出「最優質」的咖啡,因為我們是人。人會因為不同的情境,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感受,而確確實實地影響到自己的味覺,更不用說整體的體驗了。

你有喝過一杯好喝又難喝的咖啡嗎?明明味道很好,但是在那間店裡你就是覺得不舒服。而儘管是條件沒那麼好的咖啡,只要我們用心去處理它,還是可以讓它呈現出最好的那一面。

所以技術和講究並不重要嗎?不,我並不是在說這個。我在說的是「用心」。當我們用心對人的時候,當然我們會開始講究,開始注重萃取的技術。我只是在說,一杯咖啡不只是一杯咖啡,而當咖啡超越了物質的層面,進入了人與人相遇、用心交流的地方,那就開始形成一種文化。

 

這堂課,要帶大家來認識咖啡五百年來的咖啡文化。

clear-glass-teacup-with-coffee-beverage-2299028

從人們最早怎樣開始喝咖啡,到咖啡器材的演進,咖啡館的興起、各種咖啡喝法的發明,還有最重要的,台灣咖啡館發展的脈絡。

也要為大家示範幾種不同的沖煮方式,帶大家喝喝看幾種不同時代的萃取方式,做出來的咖啡有什麼不同。最後會有一個小小的操作體驗,讓大家試做手沖咖啡。

在咖啡的各種研究與討論之中,很奇妙地,對於人們「如何喝咖啡」這一區塊,一直是最缺乏的部份。或許是我們的歷史一直都在唯物主義式的書寫,好像人們該關心的都是經濟活動、政治活動,帝國版圖的擴張等等「大事」,而人們如何生活如何交際,似乎都顯得微不足道。

有聽過「女給咖啡」嗎?知道日本第一家販售咖啡的喫茶店其實是鄭芝龍的後代開設的嗎?台灣咖啡館曾經是特種行業?

是生活形塑了我們的文化,希望這堂綜合了說故事、品飲與試做的課,可以帶領大家了解整個咖啡的發展與文化,同時建立一些基礎的沖煮知識與概念,讓我們告別「咖啡麻瓜」的時代,為我們自己的飲食文化與Sence建立一些基礎。

 

#一堂課了解咖啡的故事與文化

#從產地到餐桌,一次看懂咖啡產業鏈

#土耳其咖啡、虹吸式咖啡、手沖咖啡試飲,了解不同萃取法的風味差異

#手沖咖啡試做體驗

cezve-with-freshly-brewed-coffee-and-sweet-dessert-at-home-1187302

 

第一節(60分)

咖啡與祈禱—咖啡文化的開始

土耳其咖啡屋/土耳其咖啡文化

土耳其咖啡示範與試飲

咖啡占卜

 

 

第二節(60分)

咖啡在歐陸的發展:歐洲咖啡屋的興起

濾滲壺/翻轉壺/虹吸式咖啡/濾壓壺

咖啡在工業革命之後

義式咖啡機/卡爾斯巴達壺/Melita濾紙濾杯

義大利咖啡吧檯文化

卡爾斯巴達壺試飲

 

第三節(40分)

從義大利到澳洲與西雅圖,第二波咖啡濫觴

女給咖啡/情人咖啡雅座/日系咖啡館/台灣義式咖啡發展/澳洲咖啡在台灣

虹吸式咖啡示範與試飲

 

第四節(90分)

精品咖啡:第三波咖啡興起

從產地到餐桌,咖啡產業鏈透視

手沖咖啡試做

 

課程共4個小時。

 

深入咖啡課程老師介紹:

116155210_796219550777665_5300874169370343660_n

Aarti(阿提),穆勒咖啡館店主。

咖啡店職涯10年餘,沖煮過數萬杯咖啡。注重每一個小細節,並不斷繼續精進研究。期待讓更多人嚐到好咖啡的味道。

【延伸閱讀】Aarti老師的訪談文章:

十年來天天沖咖啡的老師—Aarti 談手沖咖啡:從學習到教學

未曾停止磨練:Aarti談十年吧檯經驗

 

關於穆勒咖啡館

~新鮮自烘咖啡 X 牧場直送鮮乳~

穆勒咖啡館的名字引自Pina Bausch早期的同名舞作,期望透過這間小小的咖啡館,提供專業且美味的咖啡、休憩與轉換心情的療癒場所,以及足以乘載故事的,劇場般的氛圍。

 

【時間】

2021年01月假日場:2021/01/23 (六)、2021/01/24 (日) pm2:00~4:30 (共5小時) 

【地點】穆勒藝文 (台北市北安路595巷33號B1,捷運大直站)。

【人數】6人開班、15人滿班

【收費】2500元/人 (含課程當日的午茶點心)

◎◎◎◎◎◎◎◎

【報名優惠】

(1)課程開始一週前報名並完成轉帳,享早鳥優惠價2350元

(2)團報優惠:三人以上同行每人2200元

【退費政策】退換票將酌收票價10%的手續費用,請於票券有效日開始8天前(票券效期開始日期起算)辦理申請,逾期恕不受理。

 

主辦單位

聯絡人
聯絡電話

單位簡介

關於

讓生活因活動而生動...^_^ 數十萬網友最喜歡的活動資訊站,從此不再錯失好活動!

公司簡介

盈科泛利股份有限公司 (Accuvally Inc.) 的主營業務為「Accupass」,是台灣最廣受信賴的自主活動票券平台。除了為各式活動主辦單位與個人提供雲端化的自助報名和售票服務,更有完善的推廣和社交機制供主辦單位維護客戶關係,深受各界客戶信賴。在亞洲,我們是市場上少數的開拓先鋒,被公認為最具發展潛力與市場商機的創業公司,擁有堅強的品牌實力與聲譽。「Accupass」更與中國的姊妹站「活动行」 攜手締造佳績,成為在亞洲每月最多活動數與主辦單位數的自主網路售票平台,為人們創造更多故事與回憶!

基本資料

Accupass 活動通 網站提供以下服務:

· 網路/行動報名 ─ 提供網路報名外,透過手機掃描活動QRcode隨處即可行動報名。
· 客製化報名表單 ─ 在活動前想要報名者留下的相關資料,
· 群組名單匯入 ─ 每一次活動名單會建立成群組,也可以由主辦單位匯入名單寄送活動邀請。
· 票種優惠 ─ 可設定預售票與多人套票,並設定不同場次使用。.
· 多元金流代收 ─ 我們提供包括PayPal、線上刷卡、ATM轉帳及4家超商付款等六款金流代收配套。
· 發送電子票券 ─ 透過Email發送電子票券,即時便利沒有遺失。
· 自助驗票機制 ─ 透過智慧型手機下載活動通專屬APP,掃描電子票券,自助驗票好方便。

獎項

活動通(盈科泛利) 成立之今,獲得一些創業競賽的殊榮與客戶的肯定,
有關於本公司的介紹可以參考以下新聞報導與網站介紹:

《經理人》雜誌”100 MVP 經理人
//blog.accupass.com/2011/12/100-mvp.html

《創新發現誌》專訪
http://ideas.org.tw/magazine_article.php?f=228

經濟部”第11屆金網獎”平台金質獎
http://e21.org.tw/news_detail.php?autono=18

經濟部商業司”第18屆創新研究獎”
http://blog.accupass.com/2011/11/18_3964.html

數位時代雜誌Neo-Star創業之星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64/id/20128

榮獲“DEMO CHINA“創新之星第三名、高通紅杉資本無線創業大賽特別獎 http://3c.msn.com.tw/View.aspx?ArticleID=62272

「 2011 IDEAS Show網路創意展暨IDEAS Expo網站博覽展」評審團首獎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l/28/today-life8.htm

榮獲"台灣微軟"之BizSpark贊助與首位雲端應用廠商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press/2010/02/0202.mspx

全國創業競賽"U-Start"優勝
http://iiccii.pixnet.net/blog/post/2923782

"聯合新聞網"之報導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234024

"經濟日報"採訪本公司舉辦之活動 
http://edn.gmg.tw/article/view.jsp?aid=330189&cid=10

"大陸創業邦雜誌"的介紹本公司 
http://news.cyzone.cn/news/2010/09/13/166532.html

媒體採訪及合作,歡迎來信至:[email protected]

產品

【Accupass官方網站】 http://www.accupass.com

【Accupass Blog】
http://blog.accupass.com

【Accupass App】
//www.accupass.com/mobile

【Accupass LINE】
http://bit.ly/2kNhFNv

活動新聞稿及媒體合作,歡迎來信至:[email protected]

Array

妳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