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活動場次

日期 時間 活動地點
14:00 女書店 加入提醒
14:00 女書店 加入提醒
14:00 女書店 加入提醒
14:00 女書店 加入提醒

女書文化多元性別講讀會──碎片漫射‧性別成像

【活動緣起】
 
當文字以講讀─聆聽的形式化為音頻,進入耳蝸、被拆解而後泌入感知,另一種「閱讀」的體感經驗成立。個人帶著自身的生命記憶與理解,在女書文化「多元性別講讀會」相會‧‧‧‧‧‧
 
多元(Pluralism)在當今社會已是種時代趨勢、行為準則或是文化符碼;對於各場域中歧視、壓迫現象的檢討,促使了權力的再分配與思想轉化。在此過程中,單一秩序的瓦解並非可簡易歸咎於新舊之間的衝突,而是個人的感受被尊重、凸顯出來了:一只玻璃花瓶自然攤展為一瓣瓣形狀不一的碎片。
 
女性主義致力於推翻並反思父權結構下的單聲部敘事。作為一種運動的延續──性別觀念的重新詮釋,使得異性戀主流論述不再被認為是人們唯一的情欲模版。正常/不正常的界線逐漸糊化,一個全新的多聲部秩序,正在浮動的邊界上動態生成,而它不是固化的,亦不會是在花園中暗自枯萎的烏托邦想像。
 
【活動特色】
 
本系列活動期待透過「既讀又講」的講讀形式,消除講者與讀者之間的界線,增進專題講者與學員的互動交流。講讀作為一種溝通與傳遞人文介面,每個人朗讀聲音、解讀、帶入想像等的差異與多元,都是創意與共感。創造讀者與講者之間的雙向溝通,引發多元的、跨界的創意與共感。
 
【活動資訊】
● 時間:2019 年 5/4(六)、5/12(日)、5/19(日)、5/26(日)14:00~16:00
● 地點:女書店(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 56 巷 7 號 2 樓)
● 費用:每人每場次酌收茶水費 150 元(可抵當日購書消費 100 元,不包含影音與寄賣商品)
● 報名連結:https://pse.is/H3TN6
 
【各講座簡介】
 
● 5/4(六) 身心障礙的語言解碼
 
講談人:紀大偉
小說家,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膜》、《酷兒啟示錄》、《臺灣的發明:同志文學史》等。
 
講座簡介:
身心障礙是現代社會中,容易被忽略的少數群體之一,當愈來愈多的弱勢群體,在主張多元、開放的社會空間下,集結內部的力量、嘗試為自己發聲時,身心障礙者卻因為自身身體條件的限制,相對缺乏自主發聲的管道與權利。透過文學作品與社會學視野,重新思索身心障礙者的身體、語言、欲望,以及面對自身無法言說或被理解的情緒和想法的轉化過程。
 
● 5/12(日) 劇場中性別少數的身體展演與實踐
 
講談人:鄭芳婷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劇場表演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合著作品《百年降生:1900-2000 臺灣文學故事》、評論作品散見《聯合文學》、〈關鍵評論網〉等。
 
講座簡介:
戲劇中,表演者的身體展演成為被直接觀看的對象,面對被檢視的眼光,性少數或多元性別者,如何透過扮裝、擬仿、戲謔、挑釁或其他方式,翻轉被觀看的位置,進一步成為主導觀看的腳色,施展自身的能動性,在戲劇展演的背後,有著更多尚未被看見、被精密計算的操作邏輯,這些邏輯緊扣人類的視覺欲望,將人類心底的私密情感呈顯而出。
 
● 5/19(日) 女同志社群的運動與書寫
  
講談人:蔡雨辰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碩士、文字工作者,曾任《破週報》執行主編、《新活水》特約企畫編輯,現任沃時文化總監。文字散見於博客來OKAPI、放映週報、《今藝術》、《聯合文學》等藝文媒體。主編書籍皆試圖挖掘與記錄台灣的歷史,如《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踏青─蜿蜒的女同創作足跡》等。
 
講座簡介:
九零年代,台灣女同志的刊物與社群逐漸成長,在女同志社群中,雜誌成為當時相當重要的非實體的集散空間,在網路媒體尚未取代紙本閱讀的時候,文字與圖像的大量複製與傳布,不僅奠定、累積了社群間的代號暗語,同時更加深社群內部的認同感。革命與運動難以僅憑一人之力,女同志運動亦不在其外,社群集結是增進理念或訊息的傳達效率的最快方式,而以此連結的社群情誼,也成為女同志運動的獨特書寫樣貌。
 
● 5/26(日) 小說中被性別化的身體
 
講談人:葉佳怡
專職譯者/作家。著有小說集《溢出》、《染》,譯有《變身妮可》、《返校日》、《被抱走的女兒》、《恐怖老年性愛》等。
 
講座簡介:
文學中的虛構特質,往往成就其不朽的藝術價值,在文學作品中,女性的愛、欲與恐懼,總是相當誠實的反映在身體之上,經由文字,這些情感被以某種程度的轉化、改寫,包括面對恐懼、衰老、惡懼與善意。女性擅長以身體記憶、銘刻某段時間的特質,以文字淋漓發揮,讓藝術不被視為束之高閣的階級性活動,而是以重新照見自身的方式,將藝術落實於生活之中。

主辦單位

聯絡人
聯絡電話

單位簡介

Array

妳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