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活動場次

日期 時間 活動地點
14:00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誠八樓視聽會議室 加入提醒

吾家/無家—酷兒劇場面面觀 論壇

時 間:2017年4月8日 (六) 14:00 - 17:00
地 點: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誠八樓視聽會議室
合辦單位: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 /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

14:00-15:20
酷兒劇場對談
主持人:汪俊彥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與談人
周慧玲 (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特聘教授)
後冷戰的反恐懼情感
許仁豪 (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助理教授)
西方酷兒理論的可用與不可用: 從華語酷兒劇場的研究談起

15:20-15:40
休息 & 茶敘

15:40-17:00
從美國酷兒劇場到台灣酷兒劇場
主持人:王威智 (賓州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 & 清華大學天下書院講師)
與談人
汪其楣 (成功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
無聲之聲,無別之性,似酷不酷
鄭芳婷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台灣酷兒劇場的幾種美學方法

※活動報名系統網址: https://goo.gl/forms/dXt3VE4fzfeM99us2
※吾家/無家──酷兒/性別學術活動系列詳細資訊,請參閱附件之活動海報,或學會官方網頁://eala.org.tw/

詳細摘要與講者簡介:

主持人簡介:
汪俊彥,台大中文系、戲劇所、康乃爾大學劇場、電影與舞蹈學系博士,目前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曾獲文建會現代文學論文獎助、世安美學論文獎、國科會菁英留學計畫獎學金、傅爾布萊特留學獎學金等。近年研究聚焦美學翻譯、文化政治、種族與身體想像。

與談人:周慧玲 (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特聘教授)
講題:後冷戰的反恐懼情感
摘要:
如果性別越界是上個世紀末的時代標識之一,冷戰的結束則令反恐懼成為時代的具體行動。我們緊緊跟上了反恐同步調,卻對反恐共踟躕。本次講題以《少年金釵男孟母》的創作與演出歷程為例,報告世界酷兒框架下的台灣酷兒戲劇創作。

大綱:
在拙作2009年首演的《少年金釵男孟母》1.0版本中,下半場易服之後的瑞郎(娘)的恐懼心態,被重新安置在冷戰情景裡,意圖賦予它時代性,為著深化這恐懼的感傷,也調侃一下恐同和恐共的尷尬配對。不過2008年的觀眾似乎距離冷戰和恐共有點遙遠,對趙重生和李繼業難免迷惘。2010年的2.0版,略增趙李的篇幅,迷惘依稀。2017年的3.0版本更動較大:第二部的開場,直接將時間設置在民國52年;在這個年代,兩部撼動性別結構的文化產物面世了:黃梅調電影《梁祝》以及貓王發表了Devil in Disguise。對劇中人而言,兩者都以大眾流行文化的姿態,為冷戰的壓抑敲開了越界的縫隙,又似為反恐懼譜寫聲音。相對於瑞郎肖江承先和念祖這不是一家的一家人,與恐懼磋商談判,我讓趙李兩人更清楚直接地接受恐懼的宰制,甚至用以治人。在面對恐懼這件事上,我們似乎總是半調子。重新為先人的故事譜曲,希望可以更貼近地面對這樣的半吊調。

講者簡介:
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特聘教授,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資料庫eti-tw.com主持人,曾任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計劃主持人。美國紐約大學表演研究所博士,師事美國戲劇學者/導演里查謝克納,曾擔任其導演特助,近身學習其導演技巧。1997年與李永萍、黎煥雄、紀蔚然、王孟超、魏瑛娟等聯手創建台北創作社劇團至今二十年,為該劇團核心團員暨資深編劇導演。
曾發表戲劇作品:編劇導演《天亮以前我要你》(2000)、《記憶相簿》(2002)、《Click, 寶貝兒》(2004)、《不三不四到台灣》(2006)、《少年金釵男孟母》(2009-2010;2017)、《百衲食譜》(2010);編劇《玉茗堂私夢》(2009)、《百年戲樓》(2010迄今);導演《驚異排隊》(紀蔚然編劇,2003)、《影癡謀殺》(紀蔚然編劇,2005)、《蔣公的面子3.0版》(2015迄今);另主編《表演台灣彙編:劇本、設計、技術,1943~》二十冊(2013-16)。
曾出版學術專書《表演中國》(2004),近年於國外重點學術出版社Plagrave, Routledge, Harvard Univ.等專書中發表論文。2013起,聯合九所世界重點大學以及國際戲劇組織主辦《全球泛華青年劇本競賽》並擔任競賽主席迄今。

與談人:許仁豪 (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助理教授)
講題:西方酷兒理論的可用與不可用: 從華語酷兒劇場的研究談起
摘要:
酷兒研究在北美學界從1990年代興起至今已經將近三十年,隨著美國學術生產的強勢話語,這一套學術語言也隨著知識生產全球化擴及到了世界各地。這套學術語言的生成有其歷史脈絡,從美國1960年代的公民平權運動的社會需求衍生而來,嫁接當代歐陸理論語言到北美人文學術圈,在Eve Sedgwick, Judith Butler, Leo Bersani等等學術大將的持續論述下,蔚為風潮,成為北美學術圈一套鮮明的論述語言。個人在美國求學期間浸淫在這套語言的學習當中,包括這套語言如何在戲劇學上如何被Sue Ellen Case, David Savaran, David Roman, Jose Munuo, David Eng…等等戲劇學者挪用,派生出酷兒戲劇研究的次領域。
待到論文寫作之時,我挑了華文素材為研究對象,在論述過程當中,深覺不安。這套語言真的適合華語素材嗎? 在文本與理論之間,我該如何拿捏用度的距離與方法,才不至於產生理論套用的問題?在挪用北美理論的時候,該注意哪些問題,該調整那些框架,才不會讓華文的範例變成只是印證北美理論的證據?又,該如何使用理論,才不會讓理論變成一套標準模組,對文本削足適履,失去了以文本為核心的研究倫理,犧牲了在地社會語境的必要探討?
在這個講題裡,我將從我自身的研究經驗出發,對上述議題進行探索,最後提出幾個必須繼續思索,繼續辯論的研究倫理與研究方向議題。藉由研究問題意識本身,對台灣當代「酷兒戲劇」與華文現當代戲劇歷史過程當中的問題,提出一些看法與思索。

講者簡介:
許仁豪,台大外文學士,台大戲劇碩士,美國康乃爾大學戲劇博士,上海戲劇學院博士後研究,上海藝術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目前在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擔任助理教授。研究議題關注現代當華語戲劇的發展,文化全球化中的政治經濟學議題,以及現代主體生成與性別、國族認同的關係。

主持人簡介:
王威智為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研究所碩士,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比較文學所暨亞洲研究系博士。研究領域為現當代臺灣劇場、戲劇理論、後殖民批評、記憶與創傷研究。博士論文《跨文化身體:臺灣現代劇場的表演政治》從文本細讀與身體展演的角度,分析臺灣現代劇場發展的跨文化互涉和主體認同。現任職國立清華大學天下書院講師,亦為台南阿伯樂戲工場戲劇構作顧問。

與談人:鄭芳婷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講題:台灣酷兒劇場的幾種美學方法
摘要:
當代台灣酷兒劇場已具豐富多元面貌,其中夾帶著在地意識的反覆推演、進口酷兒論述的深切影響,以及不同少數族裔社群之間的摩合與碰撞。在如此精彩的文化脈絡之下,如今已然發展出數種深具本土色彩的酷兒劇場美學方法,其中諸如徐堰鈴、簡莉穎、許芃等劇場工作者,近年皆推出了極具特色的作品。那麼,這些作品中的美學方法,究竟透露了何種意識的雜混狀態?在批判的過程當中,又揭露了台灣當代劇場的何種市場困境?以及,酷兒劇場美學方法,如何能成為表演藝術與酷兒運動兩種領域之間的互動橋梁?上述諸問,將是酷兒劇場工作者、評論者與研究學者共同的切身命題。

講者簡介:
鄭芳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戲劇表演博士,現為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台灣戲劇、酷兒政治以及島嶼論述。研究論文與評論散見於Asian Theatre Journal、Third Text、《戲劇研究》及各藝術評論雜誌。

與談人:汪其楣 (成功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
講題:無聲之聲,無別之性,似酷不酷
摘要:
自剖近作《青春悲懷——台灣愛滋劇場紀實戲劇》之書寫動力,全球性與在地性之架構,理性與感性之安排與觸發等等。

講者簡介:
汪其楣,台大中文系畢業,美國奧立岡戲劇系碩士,成功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
台灣資深劇場工作者,累積編劇、導演、表演、製作、編輯出版等作品三十餘部,凡四十年。最近甫出版作品:《樂之樂》中英劇本+DVD(2017)、《賞心樂事——汪其楣觀劇閒散筆記》(2016)、《青春悲懷》劇本(2016)

主辦單位

聯絡人
聯絡電話

單位簡介

籌辦英美文學研討會(由各校英/外文系輪流承辦),籌劃《英美文學評論》出版事宜,每年出版兩期,並積極推動「英美文學講座」,邀請國外學者來台演講,以廣交流。歡迎國內外學者一起加入推廣的行列。

Array

妳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