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同志收養座談會-中部場
我想要給等家的孩子一個家!
但,現行的法律規定我不太了解...收養是不是很難?會談訪視怎麼準備?
我是同志,我還沒決定收養適不適合自己,現在就可以打電話連繫社福機構嗎?
我們是已經結婚的同志伴侶,我們想要收養,該怎麼辦才好呢?
想給等i$4F0@XOgv_oy((3*!RS&5aT3*wLBaQaGk&rlC9CD(_5eo&!LW家的孩子一個永遠的避風港,想實現成家的夢想,想聽聽社工、同志家長的說法,歡迎報名2022年同志收養座談會!
我想要給等家的孩子一個家!
但,現行的法律規定我不太了解...收養是不是很難?會談訪視怎麼準備?
我是同志,我還沒決定收養適不適合自己,現在就可以打電話連繫社福機構嗎?
我們是已經結婚的同志伴侶,我們想要收養,該怎麼辦才好呢?
想給等i$4F0@XOgv_oy((3*!RS&5aT3*wLBaQaGk&rlC9CD(_5eo&!LW家的孩子一個永遠的避風港,想實現成家的夢想,想聽聽社工、同志家長的說法,歡迎報名2022年同志收養座談會!
父母孩子的愛無可置疑,
但為什麼孩子總說自己倍感壓力?
明明父母只是關心跟想幫忙,
為何一說出口,孩子總是沈默以對?
父母只是希望孩子可以好好過生活,
孩子卻說這叫情緒勒索,然後逃得遠遠的。
面對新世代難解的親子溝通議題
讓北教大兒家系的副教授 郭葉珍 老師
帶我們好好重新學習
親子間的溝通術
關於親子關係,
郭老師出了兩本書:
《做孩子需要的媽媽,就好:教授媽媽郭葉珍〔聽、愛、馭〕三步驟,化解衝突,讓孩子願意聽你說》
《我們,相伴不相絆:國民媽媽郭葉珍無為而治的後青春教養》
每本書都是從親子互動中,慢慢摸索出的相處智慧,
珍貴經驗分享各位爸媽
讓我們一起在愛中成長
▌課程簡介
〚分子繞射的女性主義政治 Feminist Politics of Molecular Diffraction 〛
在當代技術科學的分子轉向中,生命意象越來越呈現出分子流動。認同和差異的複雜模式,對女性主義政治提出了深刻的挑戰。在數世紀以來的抗爭中,身體完整性(bodily integrity)始終且依然是重要的女性主義價值,也是我們時代的基本人權。從上世紀晚期至今,新物質女性主義的論述場域,比如 Donna Haraway, Elizabeth Grosz, Luciana Parisi, Rosi Braidotti, Karen Barad 等人的理論觀點,乃是流動地鑲嵌在當代技術的分子轉向中。
在這次講座中,我要勾勒的正是這個動態的理論力場。必須切記的是,每一次的勾畫,都是獨特的體現經驗。我們可以也必須從自身活著的體現觀點,去感受、勾畫與理解我們所身處的物質符號世界,恰如這座行星上所有的生命形式在進行的,無聲而喧囂地,取決於你是否可以聽見,有沒有去聽見。
▌〔場次十一〕𝟖/𝟐𝟕 𝑺𝒂𝒕. 𝟏𝟒:𝟎𝟎-𝟏𝟕:𝟎𝟎
主題|【在家安居與不得其所:女性主義現象學論性別與病痛的體現/線/限】
主講|#林雅萍/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副教授
◤ 《I.K.U.》劇情簡介 ◢
本片的背景設定在西元2030年,跨國公司Genom企業正在開發名為「I.K.U.芯片」的新產品。只要將產品插入某行動裝置,便可以讓使用者透過I.K.U.芯片直接體驗高潮,而無需身體接觸,私密感知只需透過科技技術來演算。公司派出他們旗下I.K.U.密碼的複製人玲子,蒐集性高潮的各式情境與感受,以迎合不同性取向的消費者。
藉由強烈的視覺風格及另類科幻的敘事手法,不但保有鄭淑麗所擅長的新媒體及跨領域創作的實驗性質,呈現後人類虛擬網絡及實體空間中的身體游移及情慾串流,也以再創敘述的方式介入日本的色情電影脈絡以及色情政治。開頭諧擬《銀翼殺手》,整片怪誕詭譎且桀驁乖張,為鄭淑麗的代表作之一。
✦ 導演簡介 ✦
鄭淑麗 Shu Lea Cheang
▌課程簡介
〚進擊的生態女性主義:思考多物種正義 〛
唐納.哈洛威所提出的觸生世(Chthulucene)概念,提供了人類反思自我與其他物種的共生關係形式,並召喚近年興起的多物種研究。一方面,多物種研究批判啟蒙時代以降的人本主義思想及其人觀,轉而將人的身體與人性皆視為人與其他「非人生命」與「非生命之物」遭逢、建立關係,並且彼此形塑、共同化成的場域。另一方面,透過將人類置放於各種大於人、多於人(more-than-human)的交互網絡中,多物種研究嘗試更全面地剖析科學與科技如何削減「非人生命」的能動性與活躍性,而「人類/文化」vs 「非人類/自然」的界線,又是如何被系統性地用於否定某些人的生命、剝奪其公民權力、進而將其動物化/去人性化。最後,我們是否有機會透過「多物種正義」的視角,嘗試將「人類對於人類」、以及「人類對於非人生命」的權力運作、殖民狀態,與解殖的努力,同時納入女性主義者的世界觀與倫理思考?
▁▁▁▁▁▁▁▁▁▁▁▁▁場▁次▁十▁資▁訊▁▁
彩虹寶寶上學去!同志親職分享系列座談
-
根據本會服務統計,有超過400多對的同志伴侶撫育子女,同志家庭的孩子也即將進入教育體制,透過「彩虹寶寶上學去!同志親職分享系列座談」,藉由同志家長現身,分享同志生養與親職實踐的經驗,讓社會大眾與專業工作者了解多元家庭型態,進一步促進性別平等觀念的推廣,並協助增進專業工作之相關知能。
-
本活動適合:
1.想要了解同志家庭生命故事的一般大眾
2.想要增加性別平等知能的專業工作者
3.未來想生養子女的多元性別者
-
#活動提供教師研習時數
主辦單位: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協辦單位:臺北市家庭教育中心
補助單位: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
-
他們說:子女們出櫃後,父母就接著入櫃了。
我們的櫃父母下午茶,就是為了還在櫃中的父母而舉辦。
不管有什麼難以開口的疑問;需要被聽見的悲傷;
還是難以承受的自責,或是說不出的苦,
在這裡,都可以盡情分享,不用故作堅強。
你走過的路,我們父母最懂。
不好說出口問孩子的事情,我們來為您解答。
歡迎來我們這裡,坐坐聊聊。
找不到對象傾訴 我們來聽
關於說不出口的 我們都懂
還想抓住暑假的尾巴,
但疫情期間,又不確定去哪邊玩才好…
今年夏天又超級熱,不想走到戶外 (´д`
想多認識朋友,互相交流玩耍,
在學校外拋開束縛、卸下負擔,
找到懂你的同伴一起度過開心的下午( ´▽` )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