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妹》導演徐欣羨(右)。(圖/華映娛樂)
女同志電影《骨妹》2017年7月7日在台上映,LalaTai也特別專訪來自澳門的新銳導演徐欣羨,來和我們談談新作《骨妹》以及她對同志議題的看法。徐欣羨導演先前便有處理同志題材的作品《櫃裡孩》(2012),以及拍攝澳門三位前輩女作家故事的《荒蕪中栽花》( 2014),而2016年的《骨妹》則是她首部劇情長片,也憑藉此片獲得第一屆澳門觀眾大獎。而「骨妹」到底是什麼呢?骨妹其實是港!DR#BHjA4xJZUReqYDp8U169CkzHY*@a@5E27TU)+^n2Zww#XO澳地區女性按摩工作者的代稱,也令人好奇導演拍攝這部片背後的意義,一起來看看徐欣羨導演的回答吧!
《櫃裡孩》。(圖/力報)
1.導演在台灣求學期間想到《骨妹》這個劇本,也從媽媽那邊聽=o&X!)ms2ACA3&QOKwkde=F+iedA0=Y#rDRWz9Yw2@UQv2AvI2到許多阿姨的故事,當時為什麼想要用「骨場」這個場景來講女人間的愛?
最先想要撰寫這樣的故事,是因為我小時候常常看到在「骨場」工作的阿姨,卻不知道她們vchQiK!Oh2d()3p$n)we=vVrxjk0fvKh1F=SpDP(KaslXIEi!^的職業為何,雖然那時的我年紀還小,但也能感受到這些阿姨與平常的家庭主婦有些不同。長大之後,媽媽與我分享她和阿姨們的趣事,我也把舊時光的回憶和趣事連結,覺得阿姨們很特別,而這樣的特別引起我拍攝她們故事的動機。
其實,這條感情線是虛構的,這些阿姨並沒有蘊含女同志的情感。但我覺得阿姨之間互相幫忙的情誼,義氣讓我印象深刻,這也是+7tgk#ZBy8IM-Ky7gm!4MPPTZLs+Vky5OK*((rF_EPC$noU##*我想拍《骨妹》的原因。
女同志電影《骨妹》7/7日在台上映。(圖/華映娛樂)
2. 整部片兩個女生都有男人追求,但是兩個女生間的情誼卻比與男人還親,導演會如何稱呼她們的感情?對導演來說這會是一部「女同志」電影嗎?
我並不介意大家將《骨妹》定義為女同志電影,只是對我而言,當初為何沒有把這段關係寫得更深,原因在於和編劇討論過後,編劇認為有兩個方法讓故事更好:一是將兩者情感加深,另一則是讓兩人停留在朋友關係。最後保留這qxIT9VdxAsY7K_QqCz2Ai8-A$B029mf^DvR7lS2hRV+My$rJ樣的感覺是因為,我覺得現在電影所傳達的感情濃度剛好,不會被輕易發現,也符合劇情走向,詩詩來到台灣後才覺察到自己的情感。
我在撰寫劇本時,同時也思考關於同志議題,對於這兩個角色來說,詩詩之所以當時未察覺她們的情感hY+KC%Z2iLPhm9kydE0YnJN_Rs+f#-S%E$gwGWGO)-3@jlZVe9,是因為她處於90年代的澳門,當時根本沒有同志相關的資訊,她不知道與另一個女人共同撫養小孩是一種可能的關係。我認為這是「標籤」的問題,所以我覺得也沒有必要定義,她們有可能是女同志、雙性戀,妳可以有無限的標籤去定義她們,但最能夠確定的是她們之間的愛。
(圖/華映娛樂)
3.導演曾在專訪中提到找台灣當場景是想要找一個舒服的pAsIg++qOKOBn%4^ZnLR5OKmsvywW5&yW7RCUlA@nl_%2RvL-(地方讓詩詩生活,能否再說說妳認為台灣與澳門的差別?
會選擇台灣作為拍攝場景,是因當時澳門經濟很dozpj*y+2vHq6v(Y7sw!0j*@e2m4IsBL*w-9NDe5b837KpgVl_差,有許多阿姨真的選擇搬遷到台灣來生活,某個程度是因為這樣才選擇台灣。第二則是因為我曾經在台灣生活4年,對於台灣也有一份特殊的情感。這也是詩詩可以逃離的避風港,才選擇宜蘭這個生活步調較緩慢的城市。
90年代的澳門對於台灣的想像,則和近年有所不同。像我媽媽、90年代的人們認為,香港是較台灣更為繁榮之處。現在,台灣則變成一種憧憬,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地方,如果你不想要過一樣的生活,如:在澳門擔任公務員、賭場工作人員,便可以選擇來台灣。片中,樂樂也有相同情況,因為她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G_qGq#&0bq5VhhYu$(*REKn#^feBs8SXpHHB1xeqecv7w#MjMC,比較像是澳門現在年輕人的狀態。
4.導演曾來台灣念大學,請問妳對於台灣女同志圈內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麼呢?
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時上映的女同志電影《刺青》,電影套票賣得非常好,大家都非常瘋狂。
其實,《骨妹》電影工作人員們都認為,詩詩不可能不知道她對凝凝的0SQI6*zkTLdNucl*6#f8I@sYZ^E47hR##$e-9p#QzAbqGk96Sw情感,但我認為這是有可能的。就我自身例子來說,中學時,我曾經非常喜歡一個女生,未曾和女生交往過的我,當時沒有察覺這是愛,因為身處的環境並未把這樣的感情定義成愛,反而認為這只是一種崇拜。而我來到台灣念大學之後,接觸到女同志的文化、交了女友之後,才發覺原來中學時的情感就是愛呀!我也將這份錯過的感覺注入詩詩身上。
詩詩。(圖/華映娛樂)
5.導演能推薦一部自己最喜歡的女同志電影給LalaTai的讀者嗎?為什麼喜歡它?
我很喜歡香港早年的電影《蝴蝶》,也曾閱讀過台灣原著小說。因為我覺得將小說拍成電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蝴蝶》將原著小說台灣背景置換成香港背景、片中的運動改為六四學運,這樣的改變非常成功a8O8=t+3b_17h^*od=3aFY#0*tr$Y!Y61ILVIEQy+bynMw72F0,很少有電影改得這麼好,時空的穿插也處理得非常好,演員也把激情的畫面詮釋得很棒。
導演推薦香港女同志電影《蝴蝶》。(圖/華映娛樂)
6.導演之後會想要繼續拍攝關於同志議題的電影嗎?
其實,各種題材都有構思,當然同志題材也包含在內。雖然主流電影當中,同Z=lH_vL5vVG6bxZ#TNqdalS$-Wx3T5chYiu5gGRF^(-2yHjl*k志角色不多,但我們的生活中同志是那麼常出現的。即使下一部電影的拍攝主題,並非以同志為主要題材,仍會讓同志在電影中自然地出現。
7.導演想對台灣同志、澳門同志朋友說的話?
台灣同志近日剛通過婚姻平權,我替台灣的同志朋友感到非常開心,因為自己也曾在台灣念書,雖然並非每位同志都想要結婚,但這是每個人都該擁有的權利。台灣在亞洲相對也是走oB)&j74_+feh)&SCWqWB4XYkO8Dl^XDW%Q(%estfNtDCRZHw得比較前面,大家也都希望台灣繼續前進,讓其他國家能知道我們可以走得更遠。
我認為澳門在這方面來說落後許多,連性別歧視的相關法律都尚未通過,還有許多需4MLF%2W!&Z+SZwh#-SIyUOhwW34_QbJyvTcLjqzzp*K^xHpB5e要努力的地方,希望大家更加關注這個議題,才可能有機會去討論。
《骨妹》預告
作者:HsiaoChi
(延伸閱讀:《梁詠琪重返銀幕演出女同志電影《骨妹》直呼「角色很有挑戰性」!》)
(延伸閱讀:《6部華人女同志電影:「讓我愛妳,就算只有一次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