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BBC)
「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吳爾芙
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對於女性主義、精神健康以及文學具aS)[email protected](9r)#9DNsAQmZOOsk-)=5oa22vAH8VzH5sxjDo&y$*C有卓越貢獻,而她的私生活亦是後人茶餘飯後的話題,譬如她的性向,雙性戀身份替她更添獨特風采。
(圖/Vulture)
1.她的性向
1922 年,吳爾芙遇見同是女作家的兼詩人的維塔‧薩克維爾‧韋斯特(Vita Sackville-West),兩人展出一段親密關係,根據一封吳爾芙丈夫哈洛(Harold Nicolson)於 1926 年的信件裡指出,維塔曾透露她與吳爾芙性交F6#j22qIHusY=Ev)*IH*[email protected]%E7LfIHRHsO-rxTw3Zr兩次。
兩人的關係超越肉體,維塔亦是吳爾芙遭逢精神疾病時的心靈支柱,在她們相ahpc+O(vkqcizqSfxWU3tOo0(T%[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遇後的第六年,吳爾芙發表了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奧蘭多》(Orlando),描述主角奧蘭多由男性轉變為女性的奇妙過程,並經歷了三百年不衰老的歲月,各別與兩種性別交往。《奧蘭多》一書以維塔為繆思,維塔的兒子稱之為最長且迷人的情書。
這裡有一封維塔寫給吳爾芙的信,道盡其對愛人的思念:
(圖/推特)
2.精神狀態
吳爾芙於 1941 年投河自盡,享年 59 歲,終其一生為躁鬱症所擾,母親於 1895 年時去世,當時僅 13 歲的她首次遭逢精神0MmEXNW=VRYk-J84MGC_^DvLY4Ep%_sWTOpGhE)8([email protected]崩潰。
(圖/HuffingPost)
1910、[email protected](VZNZ([email protected]@BuG-HP-q0pn2nvNItMzkM1912至1913 年期間,她於特威克納姆的女性精神疾病中心接受治療,維塔成為吳爾芙的寫作動力。
而二戰時期,英國正面臨德軍的閃電戰,吳爾芙開始迷戀死亡題材,使她的性格更加黑暗,她予以丈夫的遺書寫道:「你以超越任何凡人RX6Hat_P_5uHq0cLnMG5v#Uk9yoRIA$oP8oKYezV51hN03mr63的形態,賜予我最可貴的快樂,在這可怕的疾病來臨前,沒有人比我們還要快樂。」
(圖/NewIndianExpress)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
3.影響女權
吳爾芙被譽為最偉大的女權作家之一,1929 年發行的作品《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收錄她至劍橋大學紐南學院和格頓學院的演講論文,探討身為女性作家的難處,以及兩性間的不平權對待,她的女性主Kfkh5&r7)G$E&abjB35A&fS$8n($+o9zF*s=R151D#lB$9oPd9義與同志相關作品至今仍是許多學術研究的指標。
4.歷史地位
直至七1d*552bdB%X7dlfF+-([email protected](X-Ge+KgfiueBEl2BUopQ7G$零年代的女權運動盛行後,吳爾芙的女權形象才受到矚目,並成為女性主義的精神領袖,她於《自己的房間》裡寫道:「你儘管鎖上圖書館吧,我的自由心智是不受門窗、鎖鏈、螺栓所限制的。」
Source:Gay Star News
作者:M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