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82年生的金智英》後,最受矚目的韓國女性小說,一個關於女兒、關於母親、關於女人的故事──《關於女兒》


​(圖/時報出版)

女兒即將面對、而我無法看見的世界會是何種模樣,會比現在更美好嗎──會比現在,更煎熬嗎?

「要求這些孩子保持緘默的活著,放逐到社會的邊緣,想到女兒會被這樣對待,我很心碎。我BCfHBd$0uxAkJwxc)IO5RxQLTR-hXNs#BRx59(LeLqbB+S9FA4的女兒喜歡女人,明明和這世界一點關係也沒有。」

◆榮獲第36屆「申東曄文學獎」

◆《中央日報》、《東亞日報》、《韓民族日報》、國立中央圖書館員推薦好書

◆Yes24網路書店2017「文學作家選定的今年之書」、「文學採購喜愛的今年之書」

◆教保文庫2017「推薦小說家50人」、「書店店員喜愛的小說」第2名

我在女兒出生後,不得不辭掉工作,為了生活做過各種打工,最後來到療養院擔任看護。

女兒出社會後,費盡千辛萬苦才當上大學約聘講師,但待遇很糟,頻頻向我借錢,我只好建議她搬回家住。

沒想到,女兒把她的女朋友也帶回來了。

「媽,她是我的丈夫、妻子和子女,她就是我的家人。」

「她怎麼會是妳的丈夫、妻子和子女?妳們可以結婚、生孩子嗎?妳們根本是在扮家家酒!」

「難道就不能接受我本來的樣子嗎?妳不是告訴k@l6UPA=VKcGh*+=x_)2$6Vt0dQc=oQNH6gJ8nNAE2r4qV&N^$過我,這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人,跟別人不一樣不代表是壞事,為什麼這些話在我身上就變成了特例?」


​(圖/時報出版)

女兒的同事被發現是同志而遭到不當解雇,具正義感的女兒發起抗議,於是威脅、暴力接踵而至。我開始感到害怕──雖然「不同」不代表「錯誤」,但當世界的殘酷擺在眼前,我多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平凡的結婚生子、當個「正常人」就好,以免她A+QiiwTO)1%#m7F^G9o5xvmJc6YfsX4rMWZ*^eBv@0^lV8R4g&受到更多傷害。

畢竟她是,我的女兒啊。

從我血肉中誕生的孩子,成為心靈最疏離的陌生人,生而為家人,會有理解另一個家人的可能嗎?

以「我」為敘事者的母親,一生都為女兒而活0aH+wEV8J=R#KEXC59Z#T7GvwZkvGLl8ExxYd1RQ%*MdhyP#vy,對女兒抱有許多期盼。女兒卻認為母親從不聆聽自己,更帶回同志伴侶,迫使母親面對從未正視過的性傾向議題。

而母親在療養院照顧的珍罹患失智症,成為沒有人願意負責的包袱,在珍的身上,母親彷彿看到老後將孤獨走^jM@_yUdK%@!G-81N(t5C7g(M2EDvb6vWzz*wqut*ma!O_MS*4向死亡的自己。

作者金惠珍EnbKwcBezkS*U3%J+i2lpq^ybYp3&qO*7C_Rpbirm_j1wS^X8A以常被孩子埋怨「什麼都不明白」的母親眼光,描繪出社會對老人、對同志,以及對任何不理解的事物的歧視與排擠,揭開女性至今仍持續面臨的惡意。

本書中,母親與她照顧的老人,女兒與XjzD)3xlsZ(Hp=cxvlYCpeXj2@pne_abC49+YHb+wMM2vbB5SP她的伴侶,世代的差異在一個家庭裡交會,在碰撞中看見彼此的難題。即便各自的迷惘與恐懼持續如影隨形,仍嘗試向對方伸出手,一同等待理解的那一天到來。

內容摘錄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不再認為能改變什麼。

即便是此時此刻,我仍慢慢的被推擠到時間的洪流之外。如果過度的想去改變什麼,就必須有所覺悟,要付出非常可觀的代價。即便有了此等覺悟,能改變的事情仍微乎其微,不管是好是壞,你必須認可這一切均歸於自己。基於自己的選擇而變成我身上一dGPhHcGGE0@MVG30ztP$QPLVPT^1J@gUJ_Vpcs!u1%!ns3B-el部分的事物,那些即是現在的我。

可是,大部分的人總是領悟得太遲,為了過去或未來,為了那些不存於現在的事物引頸張望,所虛度的光陰該有TEFfq9p)mICaNI1TWIVxDxPpSm(c3EKwtLxwyAXD%vdkK0Ozrq多可惜啊?但也許這樣的悔悟,是來日不多的老年人的專利。

我真不曉得該如何解釋這種事,畢竟不管是什麼,如果沒有親身體驗,光憑聽他人的說詞是很難理解的。特別是對於此時身強力壯、年輕r(cGWZW!f2cw5lz4LzaJ$vCPh&fZL3q&hQGaeJTG4n&W^wc^-e氣盛的女兒來說,說不定壓根就不可能。

「媽,妳有在聽我說話嗎?」

雖然我點了一下頭,表示我有在聽,但我並沒有看著女兒的眼睛。如果按照女兒所說,讓二樓的兩戶都以全租的方式承租,那麼每個月的醫療費、保險費、生活費(xwAG-3I2T&bhwva=cehJeW8TLK$DUdn)zEfd#1KCJNT8Gc^_*、應急基金和零用錢要從哪來?女兒使勁打開冰箱,拿了一杯冰水過來。雖然已經到了晚上,空氣依然很悶熱,我不停揮動手臂驅逐蚊子,將電風扇轉向女兒那側。

「我jTxP_2Li4ZX+4GOhkjDhQ^cPsdxqyJnuW3k+nvs1SzH&XnK-d&就說銀行的利息由我來付嘛,還會給媽零用錢。如果下學期多教一點課,收入就會增加。我還能向媽伸手要錢到什麼時候?又不是兩、三歲的孩子了。」

我不發一語的點點頭,但這並不代表我同意了,只是盡全力去衡量女兒的處境罷了。我沒有J=)h%y_qbXKbR!YvFeym^FOe&0WAX&RRvu_0Z9sL*qDSiYvFkt逼她無論如何都要憑自己的力量去想辦法,我無法、也不能像許久以前父母對待我那樣,要女兒努力再努力。

「那妳不能去申請一點貸款嗎?」

窗外一陣嘈雜聲和摩托車的噪音經過,女兒有所不滿似的含了一口水,讓雙頰鼓了起來。

「最近國家興建了不少公共住宅,雖然距離稍微遠了些,但申請那個不會更好嗎?」

女兒不隸屬於任何工作單位。雖然有在工作,但沒有工作單位的人,從十名中有一個、十名中有三個的逐步增加,到如今十名中有六個、七個,女兒亦是其一。他們不具有任何資格,無論是貸款或申請公共住宅的LH5Pf^Ss1nrwJ)wYyAfEfCk9arPB5WBM&3VIvX2hCn73JkOfx9資格。

可是,這樣的人居於多數的事實並沒有帶來安慰,反倒是我的女兒歸屬其中的事實,讓我每天都受到打擊與驚嚇,同時帶來相同強度的失望與自責。我心想,YmH9UbeOfQ5)yO^$=O)bYz4$M=#w%u7BnfDy(6safj0Fy3oXFm說不定是女兒讀太多書了。不,說不定是我讓女兒讀了太多不必要的書,包括一學再學,但其實沒有必要學習,以及不應該學習的東西。

抗拒世界的方法,和世界唱反調的方法。

「要是可以的話,我現在還會跑來嗎?我都打聽過了。媽,我明天早上七點前就要到學校,去了還要準備教材。」

窗外響起哈哈大笑的聲音,似乎有人把電視音量調得很大聲。我仔細觀察著女兒臉龐上浮現的不安、疲困和煩躁。

「那今天就在這兒過一夜吧,明天還能直接去上班。」我如此說道。

女兒像p@BPhV+ygA)28v9Qoy)_WFE8PmtSMvlSMBBnoaEY(10GcDhDx7犯睏似的揉了揉眼睛,喃喃的說:「媽,真的很對不起,這真的是最後一次了。房東一直在吵,要我下週之前做決定,我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再去打聽了。」

為什Y_U29JwEMXaq2(8aO*!3DqO**Jx@Aew9-#gu3Bd0JhjU%6@yf*麼有時候女兒講出這種話時,聽起來像是一種威脅?為什麼那種哭喪的表情會成為比生氣發火、大吼大叫更有力的手段?女兒是明知故犯呢,還是當真不知道?我聽見她拿著手機走到廚房去,低沉的說著話。溫柔多情的嗓音,密而不宣的笑聲,那是我自始至終都想佯裝不知的,女兒的私生活。

「那個孩子是頭會吞錢的河馬,只要電話打來,我啊,就會感到心驚膽跳。」

我好似聽見丈夫不滿的嘟囔=r##sB7Wd@GRm5f^rbA3cC_STBijsiP_7$Q#YGQ1DwM=P#jPp@,可是一旦女兒回來,這人又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如今女兒不再提起過世的丈夫,光是為了奮力的將每一天、將生活拖往前方,女兒就已經分身乏術,沒有回顧過去的餘裕。

人生終究比預想的來得漫長。我突然想針對這vy@^ZKG(#JWRVjeC%Bn^7GBf_ZDZzhEuL%%eS26%DqoFwxxMvd件事請求女兒的諒解。要是這麼做的話,也許就可以擺脫這種垂死掙扎。不,在這個家消失或在我死之前,沒有所謂的最後,絕對不會就此了結的。

「好吧,我明天就去銀行問問貸款的事,看拿這棟房子去擔保的話能拿到多少,利息又有多少。」我投降般說道。

「媽,謝謝妳。」

隔日K1TMeA6Nlphiw-9u!*5I1G-cMB+JxFlwE*H^liM#!@+)20y)x@凌晨,我悄悄走入女兒熟睡的房間,坐在床鋪的尾端。我握著女兒露在寬鬆睡褲外頭的腳,輕輕撫觸她白皙的小腿。女兒擁有三十歲健康結實的體魄,可是她卻不知道自己身上擁有多了不起的東西。

我在三十歲時和妳爸結婚,次年生下了妳。開始陣痛的那天晚上,我獨自叫了計程車前往醫院,直到過了半個月,才和位於沙漠某處的妳爸取得聯繫。妳爸從某個遙遠國家的工地現場打來電話,替妳取了名字。雖然我對名字不甚滿意,但我依然說好,就這麼決定。因#+J-aKw6JrM^sXc8S4FIg3Q=Rnc*^p^TFw%_Z5Fy=NA7F9Wz--為覺得妳爸為了賺錢而長年漂泊在異國很可憐,我於心不忍,想藉此給予他信心,讓他知道我們身處在名為家庭、堅實穩固的籬笆內。

我想到這裡時,女兒翻了個身。我抬頭看了一下時鐘,順了順呼吸。這時間還能讓女兒多睡一會兒。

每當到了夜晚,我就會想像著家的身軀逐漸變得龐大,將摟抱著妳的我團團包圍。寂寥與沉靜從上頭俯視著,像是要把我吞噬般,令人毛oTEl)+pmwNg2yWw#pb@QKGLdgi855@bTCM)@2e)$@oys!3*e1y骨悚然。當一年回來一、兩次的丈夫再度出門後,那種心情就更強烈了。

妳在五歲之前都認不得爸爸的臉,每當四肢毛髮茂密,說話時會發出粗厚低沉嗓音的那個人走近,妳就會被嚇得哭出來,但又老是躲在沙發的尾端,探出頭來盯著他看。然後,在妳好不容易敞開心房,願意牽起爸爸的手時,他又拖著兩、三個比=LZir(DW5R4qs%_jGb@TBDMisU@(P8Rt7BB1Un$pzRiFIhG!5_妳個頭更大的行李箱離開了家。

RiEhrMuZ6!XFcKBX1ra)09!%Q*ZyMf@3Wa=Fo6iHK2jQ_MqpE9兒嘰嘰喳喳的啼叫著。二樓的人似乎將門敞開,在準備早餐的樣子。租房的年輕小伙子應該還在睡覺,聽那勤快的走來走去的腳步聲,肯定是隔壁的新婚太太。此外還聽見了小孩的哭鬧聲,以及毫不遲疑的喝止聲。

「幾點了?」女兒睡眼惺忪的問。

我要女兒趕快起床後,走出房間,站在流理臺前倒了一!wMqf(WllUmFW*no^BVOc2wqHL%sadhiVMk-LXViLT0sR#0ir4杯牛奶,接著在預熱好的平底鍋中打入兩顆雞蛋。女兒在餐桌前坐下。個子嬌小、一臉稚氣的孩子。我回想著女兒記不起來的那些時光,許久許久以前的事。某些畫面依舊清新宜人、栩栩如生,就像前兩天的事一般歷歷在目。

女兒用叉子將蛋黃戳破,撒上些許鹽巴才開始吃。

「不如回來家裡住怎麼樣?」

我驀然開口。女兒像是一時沒聽懂我說的話,只是不停咀嚼著雞蛋,沒有半點反應。k)7cKU)WH!9R2W3IzFL26d(+QUAK-BEQbWBG1G^V5VZH)d#fpI過了好一會兒,她才拿起牛皮資料袋和一堆印好的資料,說道:

「我會商量看看,這也不是我一個人能決定的。」

我不想聽女兒接下來要說的話,所以快速走向流uHejaD*Qvk5CyK+74f$9a7S!AfL_wa76G&jByI(_k98S6sc-G1理臺,打開水龍頭,將杯子和空盤放入水槽。碗盤歇斯底里的互相碰撞,發出刺耳的聲響。

女兒只喝了一半的牛奶就起身。

「總之,媽妳一定要去銀行,看怎麼樣再打電話給我,我等妳的消息。」

玄關門響起「嗒」的關門聲,我忍不住說了一句:

「臭丫頭。」

◆​

女兒在我的生命中出現,在我的生命中誕生以後,有好一段時間都在我不求回報的善意和照顧中成長。然而現在她卻表現得與我毫不相干似的,好像她是自己出生、自己長大成人的,一切均憑自己下判斷、做決定。然後從某一刻開始,先斬後奏,甚至知情不報的事情也不在少數。每一天,我看著女兒沒說但我心知肚明的事,還有我故意裝聾作啞的事,猶如碧藍的水流,在女兒與我之間靜靜的KKmhqwq59hUfAoVL4Ed*d_cf81g8+8-RuO_wwKON_9oq!AEEfm流淌。

「因為沒收到消息,所以打來了。媽,妳去銀行了嗎?」

那天晚上,女兒打電話來,恰好是我走出醫院大門的時候。我試著說明銀@7iH9u7=G$u)1^vK1m&-VDJFILpD%e^ok%gRdUvSg)wrf35(0&行貸款額度、浮動利率和寬限期,並且盡可能將承辦人員說為什麼這個有困難、那個有困難,整個都有困難的諮詢內容傳達給女兒聽。

「嗯,是喔?」

貼在手機上的耳根感到發燙,大家為了躲避炎熱而跑到街上的說話聲老是令我分心。街上全是因為駕馭不了揮霍不完的時間,所以一而再、再而三虛度光陰的年輕孩子們,我被那*Ei2NqhtE0jn$w&*&WbqsBK1H7=hvWS%TKcMj2k-b+j_ePXKus些在夜晚街頭湧現又消退,充滿魅力與健康活力的大好時光吸引了視線。

「那暫時回家住吧。」我投降說道。

女兒回答:「沒關係嗎?」

我畫清了界線。

「那當然,妳是我的女兒啊,怎麼會有關係?」

女兒隨即察覺,我的言下之意是除了身為女兒的妳,其他人都很有關係。

「媽……」打算說什麼的女兒,以沉靜的口吻回tL%xVc$)d1buQNMo8=!QNQpQaycEu+x6hYDr_5Na+-%)mENV7T答:「那我們會一起搬去,真的是暫時的,不會太久,只住到存夠一筆錢為止。也會交稅金和房租,所以不用擔心這些。我得進去上課了,先這樣。」

哪裡來的我們?我都還沒回句話呢,電話就MV@r1a8Bo!$989gR!RIm-BkFWAP5DKo868@D%6A!OtFJBj*rRU掛掉了。我擦了擦被汗水沾溼而變得光滑的手機螢幕,試著按了好幾次鍵,但只聽到長長的嘟嘟聲。

圖文摘自《關於女兒》

作者 金惠珍(김혜진

1983年生於大邱。

2012年以短篇小說〈小雞快跑〉入選《東亞日報》新春文藝,踏入文壇。2013年,以描寫街頭遊民的長篇小說《中央站》,榮獲第5屆「中央長篇小說文學獎」。另著有短篇qu8Y(Q*bs+A&kAR3ylJGxPE72dD4zefvM=c_zy)_=Ar+rfF-+0小說集《魚肥》。

2017年,韓國民音社以包含文GgYj_vN*IVr-4ABw(X2CBliu^%oDXGV-avvNB@vC@!HdoR-F8s學性、多樣性、開創性為宗旨,推出「今日青年作家」系列,發掘能帶領韓國文學未來的新秀。《關於女兒》便收錄於此系列中,深刻描寫不同世代女性所面臨的困境與迷惘,榮獲第36屆「申東曄文學獎」,也成為繼《82年生的金智英》後最受關注的女性小說。

source:時報出版

加入拉拉台的官方LINE帳號:直接搜尋名稱LalaTai 拉拉台、

帳號:@hoz8939i (要加@唷!)或者點下面圖片成為我們的好友!

妳不可錯過的西斯文!拉拉台火紅最新女女情慾專欄18禁日記等妳來看!

妳也會喜歡